返回第四百零二节 皇帝的鸭子(第2/3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不能不为人家姑娘考虑。

    加上让他选秀的压力越来越大,朱敬伦马上就答应了客家势力的诉求,他决定就在今年迎娶高媛,责成礼部选定吉日。

    处理完这些公私事务之后,朱敬伦基本上留在手里的权柄就不重了。

    需要亲自负责的事情也就不多了,闲暇时间马上就多了起来。

    这时候朱敬伦做了一个让人惊诧的行为,他开始种地了。

    在皇宫中开荒种地。

    两广总督府,鴉片战争中被夷为平地,原本的历史上,这里一直就没修复过来,最后被洋人强占做了教堂。

    朱敬伦始终对西方宗教的传播报以谨慎的态度,只允许洋人在口岸传教,不允许他们进入内地。加上大明也没有满清那么荒唐,总督府也不可能被洋人拿走。

    因此朱敬伦登基之后,选定这里作为皇宫,但由于资金紧张,朱敬伦反对铺张浪费,只打算修复这里,可还没等修复,朱敬伦主意就变了。

    刚刚清理了废墟,他就迫不及待的搬了进来,将广州巡抚衙门让了出来,给了办公紧张的广東省府。总督府虽然毁掉了,但并不是所有的房屋都倒塌了,清理之后还留下了十余间完好的房屋,朱敬伦占了其中的三间,一间作为卧室,一间作为厨房,剩下一间作为客厅。其他房间则给了护卫居住,作为皇帝他的护卫人员多达几千人,光是贴身不离的侍卫,就不能少于三百。

    总督府的面积还在,这里占领两百亩,直接从新城城墙到老城城墙,南北两面都靠近护城河,尤其是老城的护城河,甚至都被总督府包了进来。以前这河里的水被引入总督府,为总督的假山花园增添了趣味,现在引水渠再次挖开,朱敬伦决定用这些水来种地。

    种地这种活朱敬伦不陌生,他外婆家是乡下的,小的时候每年都回去干农活。

    他的身体也够强壮,不夸张的说,一个人顶四个壮汉是没问题的。

    他亲自动手,拒绝侍卫帮忙,几天之内就开垦出了十亩地,引水就不能亲自动手了,这种专业的事情,得请工匠来,几个雇来的工匠帮忙修砌了引水渠,安装了翻车,朱敬伦脚踩翻车就能将流水引入自己的田地里。

    侍卫中有人也是农民出身,他们也是种田的行家,但是他们发现朱敬伦种田,跟他们不一样,育苗他们懂得,不育苗怎么插秧,可是朱敬伦育苗的土壤格外的厚实,秧苗长的也更大,甚至都快过了插秧的时候。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他们的皇帝并不打算插秧,而是将秧苗一车车的装到地头,接着向着田地直接抛洒。

    这不是糟蹋庄稼吗,第一时间很多士兵心里涌现出这样的心思,但是他们不敢说出来,甚至自己都觉得这样想一想都有罪,皇权在他们心中的神圣感是很强烈的,尤其是长期跟朱敬伦这样的人待在一起,那更是有很强的影响,说不好朱敬伦身上那种自然而然的大气,是很能收拢人心的。

    他们不知道这叫做抛秧,1950年代才开始出现,而在70年代才开始走向成熟。

    朱敬伦恰好做过这样的事情。

    接下来的事情让侍卫感觉更加的离奇,因为他们看到秧苗一个个都活了不说,朱敬伦之后又买来一些小鱼苗放了进去,这还不算什么,稻田养鱼虽然大家没听说过,但鱼在水里,平时也看不见,并不惊奇。

    但朱敬伦还给另一些地里放进去了一些鸭子,一些孵化出来没几天的小鸭苗,鱼在水里而且怎么看鱼都没有牙,可是鸭子可是有嘴的,最关键的是大家都知道鸭子是吃草的,他们把稻秧吃了可怎么办?

    这时候甚至还有士兵恍然大悟,敢情皇帝种庄稼就是为了养鸭子啊,难怪皇帝闲的没事弄出这几亩地来。

    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随着稻秧和鸭子的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