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四十四节 小看了英国人(第2/4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布理耶兹克本来有81英镑13先令的工资,一方面雇人干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又替官厅高级文官代职,每年拿到227英镑3先令的薪水。

    这种情况,一直到1854年2月,英国政府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通过考试选拔文官的制度才开始被提上日程,这就是著名的英国公务员改革,经过长时间的争吵,在1855年5月21日,英国枢密院签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英国才开始改变。

    但每一项制度,不是说变就能变的,事实上这项制度完全推广是需要时间的,公务员制度推出后的十四年间,从年录用的9826名文官中,竟然有7o33人未经任何竞争性选拔直接任命,完全经过公开竞争考试的只有28人,平均1年2人。

    美国开国元老富兰克林曾经考察过英国,评价说“绝对的腐敗在这个古老国家的所有等级的人们中流行,从头到脚都完全堕落和腐敗了!”

    文官尚且如此,军官只能尤甚,因为古今中外,軍队的权力都是更集中的,所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敗,这条定律不止针对中国,对英国同样适用。

    軍队的腐敗令人指,文官虽然实行任命制,但大都得到任命的都是贵族,贵族起码有基本的教育,可是軍队中流行一种卖官制度,军衔是可以买卖的,这在整个欧洲还是独一份,而卖官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真正敢明目张胆的卖官的,也就是很早的汉代,和满清王朝两个朝代,其他朝代即便做,也是特例,绝对没有形成制度。

    英国人光是卖官这种行为,就足够让大明的军官看不上他们了。

    相比欧洲大6国家,比如法国,哪怕是在大革命之前的贵族时代,任何想成为军官的人都需经过宫廷家谱学家审定,具备1/16的贵族血统,因此法军的所有上校以上军官几乎全部出自大贵族或拥有几百年家族史因而能被引见给国王的贵族,拿破仑能当上军官,也是因为他的家族毕竟是小贵族,而且当时皇帝要笼络科西嘉岛的土著,才破格让他去上军校。

    英国人虽然也重视贵族血统,但随着新贵族阶层的壮大,那些通过资本扩张家致富的资本家没有显赫的背景,又希望通过参军为国王服务换取一个体面的身份,所以他们的声音慢慢就形成了买卖军官的制度,这制度本身就是为富裕阶层开辟的新路,在金钱面前,什么资历、才干都靠边站。

    在鴉片战争之前,英国对卖军衔制度所做的的唯一一次限制,是在176o年,禁止为幼儿买官、固定交易价格,第一条算是给自己脸上贴上遮羞布,不像清廷,娘胎里的孩子都可以捐官,固定交易则是把商业社会的传统扬光大了。

    直到现在,朱敬伦收到的消息,英国軍官的升迁,还是用钱说了算,除了固定价格的委任状之外,还需要自费购买自己的军服、装备,确实只有有钱人玩得起。

    这种制度,让英国人在面对拿破仑时代的法军时,总是胜少败多,不是軍队数量不够,不是英军装备不行,事实上当时就数英军待遇高,整个犯法连接的武器装备都是英国援助。

    可就是军官不行,有的买官的贵族,在行军中,甚至会命令士兵背他们过河,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就曾命令士兵把这些娇贵的贵族军官扔在河里。

    军官素质普遍低下不说,关键是军官完全对军务没有兴趣,他们也跟贵族文官一样,热衷于酒会、交际舞和文艺沙龙,很少跟士兵沟通,跟那些来自底层的士兵,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圈子。

    不止是普通英官看不起士兵,连威灵顿这样的名将都对于完全从底层贫民中招募,乃至于强拉来的士兵,认为他们根本“非人”,是“招募来的地球上的渣滓,只知道喝酒。”

    軍队管理也十分混乱,威灵顿带领来自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