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四十五节 交货的麻烦(第2/3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要他拿下上海,然后就以最快的度跟汪海洋汇合,在太仓聚歼左宗棠大军,彻底扫清渡江的障碍,这样汪海洋部也只能跟着自己一起北伐,北伐能不能成功都不是关键,把汪海洋这帮人赶过长江去,让他们像当年的陈玉成那样去江北开辟地盘那么江南也就稳固了。

    至于杨辅清,汪海洋部无论顺利还是不利,他都有足够的借口调杨辅清过江支援,毕竟自己的軍队跟洋人苦战一场,而杨辅清养精蓄锐,于公于私都得他去支援。

    杨辅清和汪海洋都去了江北,不管他们折腾成什么样子,江南一带连成一片,都是他李秀成说了算,对洪姓王爷们也就不用太顾及,接下来他就可以大展拳脚,在这整个地域施展他的手段了。

    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尽快拿下上海。

    好消息是大明答应卖给他大炮,但有一个困难就是,如何躲开英国人的封锁。

    英国海军已经不敢靠近上海城,但是他们依然在黄浦江上占有优势,在长江上,在大海上,英国軍舰始终控制着制海权,大明的走私商敢要那么高的价码,最大的理由就是他们的货物不断的被英国人扣押。

    尤其是宁波港现在被英法联军的海军封锁,大明商船无法靠岸,现在大明弄来那么点东西都是靠走私,走私一船粮食、布料被扣也就扣了,他的軍队还能从其他地方筹粮,但大炮如果被扣了,他就无计可施了。

    另外听说大明生产这种炮也很麻烦,一年才能生产一两百门,他们的存货最多几十门,如果全都卖给他,又让英军扣押的话,让他等一年,他可等不起。

    他宁可慢一些,但要稳一些。

    所以他建议,改在6路交货,而且分开两边,大明商船大可以将一批大炮运到福州,然后走6路到浙江,另一路则走江西,通过赣江送到太平军手里。

    走江西只是备案,是担心另一路出现问题,如果能从浙江送到太平军手里,多则一个月,少则十来天他就能再次起对上海的攻势。

    “这个李秀成倒是谨慎,也好这样还免了我们的麻烦!”

    朱敬伦收到建议之后很痛苦的同意了。

    这样大炮将走海路先送到福州,往北在闽浙交界处的分水关交给太平军,太平军一路往北运到温州,然后通过水路一直送到杭州,在杭州又有到上海的运河,因此事实上只要送到温州,那么十天之内基本上就能抵达前线。

    至于走江西哪条路,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长江是不能走的,因此到了江西,最多是送到徽州,从徽州6路运输到前线,得经过整个江苏,一路上有山有水,就是没有连续的水路通道,没有一两个月很难送过去。

    “要是有铁路就好了!”

    朱敬伦感叹一声。

    修建宁波到杭州的铁路已经放上了日程,江浙一带连年战乱,人口不及过去的一半,只有两千来万人,加上太平天国的暴力管理,征地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但朱敬伦还想马上修建一条从广州通往福健的,从广州通往江西的,通往广西的,等三条跨省铁路,在玩广九线酝酿八年的故事,他可玩不起了。

    广九线那是在树立信用,目前那几座平白无故立起来的桥梁,已经成了大明保护私产力度态度的象征。

    旗子已经立起来了,那么就需要让大家见一见大明维持法制的能力和决心,保护私产的态度已经有了,但是保护私产是要依靠法律还是政府的自觉,显然法律更加靠谱,因此朱敬伦现在需要树立法律的威信。

    还是通过修铁路。

    这一次他打算征地,但不是盲目征地,而是要有道理,有法理的。他决定出台征地法,后世各国都有相关的法律,即便公知崇尚有加的灯塔国,也是有征地法律的,而且还因为有人利用这种法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