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八节 天国从此不太平(第2/3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大。可是辑里湖丝的育种理念则高度追求了品质,一根辑里湖丝能够吊起七枚铜钱,十分惊人。总结起来,辑里湖丝具有“细、圆、匀、坚、白、净、柔、韧”八大特点,并且在这八大品质上都是一流。

    不过老天爷是公平的,辑里湖丝色泽和韧性品质都是一流,可是产量则大大不如其他生丝。

    因为孕育辑里湖丝的蚕种,是一种叫做莲心种的蚕种,顾名思义,这种蚕种的蚕茧,只有莲子大小,别说跟西方培育出来的大白蚕相比,就是跟江南其他地方的蚕种相比,也是大大不如。

    所以辑里湖丝的产量一向不大,产量小,品质高,这很符合奢侈品的定义,因此辑里湖丝织成的各种丝绸产品,也是西方贵族最热衷的高档衣料。

    徐荣村开办的荣记丝铺,过去就是用辑里湖丝在伦敦博览会上取得了金奖,从而打开了名气,并且随着徐荣村在大明洋务司效力,更是大大拓展了荣记的国际网络,他们将办事处开到了伦敦和巴黎,向英国的麦克斯韦尔和法国的里昂提供原料。

    可这种原料产量太低,大大制约了荣记的发展,所以徐润才收购了破产的怡和丝厂,打算利用机器生产扩大辑里湖丝的产量。

    但徐润对技术的生疏,让他遭受了重大损失。他最后发现,花费了巨额资金搬迁到盛泽镇的缫丝机器,根本就无法利用莲心种这种蚕茧,这种小蚕茧,就很难用机器进行处理,徐润是一个有魄力的年轻人,他后来能成为中国四大买办之一,自然有自身的优秀品质,不肯轻易放弃就是这种品质之一。

    反正已经投入了巨资,他咬牙继续坚持,从意大利和法国聘请了专业的工程师,请他们到中国专门针对莲心种进行试验,调整机器,研究新的生产工艺,用了三年的时间,又增购了大量更精密的机器,才终于试制成功,打造出了专门用来缫制莲心种的专用机器,去年年初,荣记丝厂才真正开始正常生产,可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将产量扩大了一倍,比手工生产的质量也大幅提高,在均匀度方面,远超手工产品。

    结果就是荣记的利润大大提高,不但一下子收回了成本,而且在湖州的南浔镇、震泽镇开办了两家工厂,垄断了这一代的莲心种蚕茧来源。

    也让徐家成为在太湖流域最成功的大明资本。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伍崇曜认为徐家是执行朱敬伦扩大大明资本在江南利益政策的最佳人选,他找自己的部下徐荣村悄悄一说,得知这是皇帝的意图之后,徐荣村二话没说,立马然侄子徐润投入巨资,在太湖周边的宜兴、无锡和长兴等地,分别投资兴办十座工厂,直接垄断这一带的优质蚕茧资源。

    有徐家这种合适的人选,大明在江南生丝行业的利益扩张进展即顺利又容易,可江南地区可不仅仅只有生丝一种利益。

    太平军统治的江南地区,历史上一直都是中国的富庶地区,在农业时代,这里是最好的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称号,只要苏州、湖州一带丰收,天下就没有饥馑之忧,大航海时代之后,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江南开始从粮食生产向经济作物生产过度,苏湖一带成为了最好的桑蚕中心。

    但江南还是中国最好的优质茶叶产区,西湖龙井始终就是中国名茶的代表。但在全球化时代,显然西方市场更加重要,而西方人可不喜欢龙井这种绿茶,于是江南茶商们慢慢引入了南方的红茶制作方法,在祁门一带试制成功了祁红这种高香红茶,在品质上马上就跟福健大红袍,江西宁红,广東英红并列中国四大高香红茶。

    四大红茶中,大明现在已经掌控了其中三种,也就是刚刚培育出来的祁红还没有掌控,作为垄断世界茶叶生产的国家,早就将红茶生产当作战略性产业,就在今年徽州商人胡元龙试制成功祁红,立马就在上海市场上受到了洋人的追捧,显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