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二十九节 求新自强图存卫道(第2/2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个理由,让他们知道,这是民族危亡之下,不得已而进行的变革,是穷则变。所以政府大张旗鼓的打出旗号,只求这批人能够理解,不至于捣乱。

    最后的卫道,则是一项尽最大可能团结人心的口号,所谓卫道,字面意思就是保卫自己的道统,这是让那些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豪感的人群放心,告诉他们政府推行革新,不是为了以夷变夏,不是为了完全变成西方。

    这样的人群数量是最为庞大的,洋务派和顽固派虽然在引入西方科技文化方面有冲突,但有一点,是他们都很坚持的,那就是守卫中国的人心,他们讲的是“以中国人之心,习洋人之巧技”,这就是中学为体的思想,曾国藩认为“洋人所长在制器,国人所贵在人心”。

    在大明的精英中,大概九成的人都抱着这种思想,朱敬伦当然不会打击绝大多数人的观念。朱敬伦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团结所有派系,也是煞费苦心了,但什么口号不重要,重要的是执行的内容,推行的政策。

    俾斯麦以统一德国为目标,在出台政策的时候,总是用尽可能委婉的理由,表示自己是用最轻柔的声音,推行最坚决的政策。

    朱敬伦现在已经可以大张旗鼓的高调革新,这本身对于这个封闭保守了几百年的老大帝国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无论是洋务派的各种口号,还是日本的各种口号,后来新中国的四个现代化等等,其实归根结底不外乎是赶上工业化的列车,一切都得以工业化为核心。

    改革行政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工业化时代的管理需要。改革军事是为了适应工业化时代的新武器。改革教育是为了给工业化提供必要的新型人才。改革经济是为了让传统经济转向工业化模式。

    至于口号,从来都只是一个凝聚人心的手段而已,现在可以喊口号了,意味着革新已经慢慢成为能够凝聚人心的方法,这是朱敬伦卧薪尝胆,沉默推行了二十年的成果,他希望政府能够在珍惜和利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