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三十四节 大明的以夷制夷(第2/3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产业上,对其他国家形成了绝对优势,于是开始鼓吹自由贸易,为了做表率,他们第一单方面宣布大幅度削减英国关税水平,将大部分商品的税率都限定在了15%以下。

    法国人被英国成功忽悠,也加入了自由贸易体系,削减了大量的高税率。可是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德国,一个是美国,却始终信奉保护主义,德国关税平均超过百分之三十,美国在这次经济危机期间,大幅度提高了关税,高达百分之四十七。

    大明的低关税,却并不是被英国忽悠的,主要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大明独立建国的时候,如果不接受英国的相关关税,他们就不可能承认大明,当时不承认大明,那对大明来说可是生死攸关的,况且当时满清的海关权力都转让给了英国,大明即使接受了低关税,至少还把海关权力拿了回来。

    现在大明想要行使这种权力了。

    威妥玛知道张子良的意思,但他还是正色道:“还请贵国以国际公法为守则,尊重贵我两国签订之贸易协定。”

    张子良叹道:“我国与贵国之贸易条款,是1866年签订之商务协定,此协定已经过去了十二年,还有三年即将到期。如果此次贵我两国不能达成新的贸易协定,我想我国政府无论如何是不会延续这份对我国极为不利的贸易协定了。”

    ,其实主要是因为香港苦力问题而引起了,大明以鴉片贸易为威胁,最后大幅度提高了鴉片的进口关税,收回了鴉片关税的自主权,但其他关税税率依然必须跟英国协商解决,并且在这份协定中,免除了十多个行业的英国商品税率,纺织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免税产业。

    完全免税的政策,主要是换取英国支持废除苦力贸易的,因此当时明知道这份协定会给予本国纺织业摧毁式的打击,但朱敬伦还是不得不答应下来。

    现在苦力贸易在全世界都废除了,鴉片也基本上在大明绝迹,如果仅从利益考虑,是到了大明该重新考虑这份贸易协定的时候了。

    威妥玛知道这是威胁,东方国家对商务的不重视,让西方人很费解,大明虽说开放了,但国人还是对通商没什么好感,认为洋人就是因为通商才来到大明的,他们不喜欢洋人,也就不喜欢通商。

    但威妥玛不敢轻易妥协,刚刚过去的十月份,在整个经济危机期间顽强坚持的大英帝国经济,终于迎来了最沉重的一次打击,英国最大的银行之一格拉斯哥银行,因为负债1200万英镑而倒闭,终于引发了英国的深层经济危机。很快,负债500万英镑的西英格兰和南威尔士银行破产。英国铸钢生产能力为300万吨,实际产量只有100万吨。每吨苏格兰生铁的价格从先令降至47先令。纺织工业在劫难逃,兰开夏20%的纱绽和织机停工,60%只能部分开工。

    本来从1873年开始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对英国的并没有那么严重,这次危机主要是德国普法战争大发横财后的过量投机和美国华尔街推动的铁路投机引起的,危机也主要在重工业领域作用。

    英国国内的投机现象并不严重,各种产业相比并没有生产过剩,影响最大的重工业中,生铁产量在万吨,1873年降为667万吨,1874年降至609万吨;影响也主要是因为美德两国的经济危机,尤其是美国铁路投机停止后,让英国生铁出口量大幅下降,万吨,万吨,1874年下降至296万吨,1876年更降至259万吨。英国本国则因为已经投资饱和,铁路和造船生产自然下降,导致机器制造业生产下降。

    但在英国最主要的棉纺织业中,虽然价格下跌,但产量其实还有所增长。

    可谁能想到,就在美德两国相继开始走出经济危机的时候,英国经济危机却在漫长的坚持后,进一步加剧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威妥玛答应了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