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四十五节 琉球流亡政府(第2/3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族中人口超过千人,他们的本家宗族是福州府长乐县江田村望族,先祖在明代迁居琉球,距今已经五百年了,但是他们的族谱竟然始终都没有断绝,因此很容易就找到了祖籍之地。

    梁氏在当地也是望族,祠堂贻燕堂从南宋时期开始就没断过香火,而且贻燕堂三个字的匾额,还是宋朝儒道圣人朱熹给他们亲笔题的。

    大多数人都像梁氏一样认祖归宗,洋务司动员这些本土宗族帮助在琉球的宗亲,告诉他们这些族人因为亡国之故,被迫归国,但本属一家,希望他们互相扶持,这些宗族都十分热情的接纳了这些流落族人,甚至一些比较穷苦的宗族也很乐意帮助他们,原因很简单,洋务司给补贴啊,收留一个琉球人给银十两,而且是每年都给。

    洋务司这么做,显然是有政治目的的。

    在北亰的尚德宏明显拒绝了李鸿章的暗示之后,不久福州城的琉球馆再次开门,一群琉球流亡政客在这里挂上了琉球王府的牌子,并且向北亰发报,邀请琉球王族尚德宏南下,就任监国。

    琉球王府在福健重新开张,他们既没有向其他国家递交照会,也没有得到大明的承认,但他们却得到了相当多的援助,至于这些援助是哪里来的,琉球人说是流落的琉球百姓募捐的,明白人都清楚这是大明在背后支持。

    尚德宏在北亰磕够了头,一直到年底也没找到能帮他的人,他终于死心了,此时他没有任何选择,他只能南下福州,想在这里碰碰运气,倒不是他打算归顺大明,他是一个死心眼的亲清派,脑子里装的都是忠君那一套思想,否则琉球王也不会临危授命让他做这个密使。

    尚德宏南下,是打算看看琉球馆能不能起到点作用,在这里的一些流亡琉球官员,在信中告诉他,要在大明重新打出琉球国的旗帜,只要有一个琉球人在,琉球国就没有亡,他们希望尚德宏能够以王族和皇帝近亲的身份,来福健监国。

    尚德宏来到福州后,立马就进了琉球馆,看到这个挂着琉球王行在招牌的馆舍中,只摆了一些琉球王有关的物件,一些是当年琉球王赏赐给这些官员的饰品,比如玉佩、腰牌之类的物件,主位上供奉的是一副琉球王尚泰的画像。

    看到那画像的时候,尚德宏不由得潸然泪下。

    然后才有琉球行在的官员劝说尚德宏,让他宣布就任琉球监国,在大明进行救亡活动,大家都愿意拥护他。各种大道理都摆了出来,什么蛇无头不行之类的道理,最终说服了尚德宏。

    过年之后,尚德宏在琉球馆祭祀过琉球历代国王之后,马上就开始了外交活动。

    分别给各国领事递交国书,告诉他们琉球流亡政府成立,尚德宏自任临时监国,目的是为了推动琉球复国,解救被囚禁在东京的琉球王父子,并不是谋朝篡位。

    别的国家都没什么答复,满清是第一个回复的,他们宣布承认了琉球国流亡政府,不是他们积极,而是尚德宏坚持第一个给清廷递交国书,用他的话说是向宗主国陈情,他坚持只有在宗主国支持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下一步行动。

    清廷承认了尚德宏的监国之位后,他们才向大明、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递交了国书,大明第一个就承认了尚德宏的监国之位,声明不承认日本非法灭亡琉球国,承认在福州的琉球临时政府为所有琉球人的合法代表机构。

    越南这段时间活在明法两国的阴影之下,国内已经出现了希望越南国王改任大明为宗主国的谏言,虽然还没成行,但他们显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跟大明过不去,大明摆明了在挺琉球国,他们自然想要助助兴,越南第二个承认了。

    朝鲜国这段时间被日本欺负的够呛,因为天皇国书的问题,他们跟日本关系很僵硬,日本国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征韩运动,直到1875年,料理完了台湾问题的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