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一十八节 富商和国王(第2/4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期跟暹罗皇室合作,垄断对外贸易,让他们天然成为大明跟暹罗之间的贸易纽带。

    所以大明跟暹罗的商业往来,很容易就建立起全面的贸易网络,暹罗的大米、苏木甚至各种热带水果的加工品都在大明市场上热销,是大明农产品最大的进口国之一,仅次于被法国开发出来的越南南圻。

    因为历史的关系,暹罗国王还多跟华人之间通婚,说暹罗国王是华人有些牵强,但他们的血脉中肯定有华人血脉这却是无疑的,不知是不是因为这种关系,暹罗国王始终对华人相当友善,加上佛教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没有种族主义成分,华人在暹罗这种温和的社会中游刃有余,得到了各个阶层的信任,如果暹罗人民族情绪强烈的话,郑信就是再有能力,也不可能有足够的号召力吸引那么多人跟随他,最后建立新的王朝。

    拉玛五世对华人这个平和勤劳的族群也没有任何排斥心态,早就将其当成暹罗的一部分了,反正暹罗民族成分复杂,有三十多个民族,最大的泰族也不过占了四成,老挝族占了三成半,华人占了一成,华人是第三大族群,想排斥也不现实。历史上,直到二战时期,泰国才在民族主义军阀的带领下掀起排华浪潮,但也没有实际实行,战后就废除了那些政策。而且引导排华的那个将军,自身都有华人血统,祖父都是从中国去的。排华在越南,没有民族基础。

    所以拉玛五世对中国相对信任,这次开放曼谷给大明海军,就是希望借助大明的力量,将法国驱逐出去,法国殖民了柬埔寨之后,对暹罗越来越不友好,不但迫使暹罗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还多次在边境制造摩擦,吞并暹罗的野心昭然若揭,这次要不是他们先发兵越南,没准就会找机会对暹罗下手,而他们一旦在越南站住脚跟,下一个目标必然还是暹罗,现在他们在越南失败在即,可是却在柬埔寨没受影响,以后越南有大明保护,可想而知,法国今后会对谁动手了。

    至于英国,虽然暹罗始终在英国和法国之间周旋,但英国人同样不是什么好鸟,在暹罗也霸占了大量特权,而且为了拉拢英国,暹罗政府从财政到外交都用的是英国顾问,并且将暹罗境内的采矿权几乎都交给了英国人。

    但即便是这样,也未必能打消英国对暹罗的野心,缅甸还是英国的保护国呢,趁着明法在越南开战,英国不也灭了缅甸吗。废除了缅甸王室,将缅甸降为印度的一个省。这种情况未必不会发生在暹罗身上,而且是很有可能发生在暹罗身上,甚至是必然要发生在暹罗身上的遭遇。这种认识,尤其是对英国废除缅甸王感到深深的惊惧的拉玛五世发现,除了中国人在对待番国比较可靠,从不干涉内政之外,英法都靠不住。

    可是拉玛五世虽然冒险与大明合作,在英国人的背后推动下,为大明舰队开放了曼谷,但却始终不敢进军柬埔寨,担心遭到法国人的报复,结果错失良机,没有跟大明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对付法国,最后匆匆加入战争,却还是无法改变柬埔寨的局势,而且英国也不再支持暹罗,英国转而开始扶持法国了,这让拉玛五世觉得,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

    只要能保住暹罗,让暹罗百姓安居,让暹罗江山永续,他愿意按照传统向中原王朝,也就是大明朝贡,自称臣属。

    可是张弼士向拉玛五世展现的态度,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友好,张弼士告诉拉玛五世,大明并不打算夺取南洋地区的领土,也不打算欺负南洋国家,大明只会向南洋国家展示自己礼仪之邦的传统,在这一点上,大明是跟西洋国家有本质区别的。

    不过大明在南洋的商业利益还是需要维护的,也只在南洋地区寻求商业利益。

    虽然如拉玛五世想的那样,中原大邦往往不太看得上南洋小国,可也让他担忧,如果大明对这里没有兴趣的话,那又凭什么冒着得罪英法的风险保护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