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二十四节 这有德国什么事(第2/4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俄国人修建的张家口到葫芦岛的铁路线,往北绕了一个大圈,从蒙古草原上绕到了辽东,然后南下,经过辽西走廊连接葫芦岛港口。

    要过辽西走廊,锦州是绕不开的门户,所以明军卡住了这里,就等于切断了俄国援兵。占领了连山,就等于包围了葫芦岛。

    大明出兵锦州之后,英国人以为俄国肯定会向大明宣战,然后这两个进来都在东方让英国有些忌惮的国家之间,将会爆一场旷世大战,之后很长时间双方都恢复不了元气,让英国能享受一阵难得的轻松气息,并用这段时间加强英国在东方的力量,两两国即便恢复了,今后也无法跟英国争夺东亚地区的主导权。

    可是让英国感到奇怪的是,俄国竟然没有宣战,因为德国介入了,俾斯麦以调停为名,邀请俄国和大明代表,在柏林商谈渤海湾问题,两国竟不约而同都接受了这个邀请。

    德国人突然跳出来,这让英国感到极为奇怪,主持德国政务的是俾斯麦,而俾斯麦一直在将俄国往东方推,这点英国很明白。那么让俄国东进,跟东方强国大明打一仗,不是就满足了俾斯麦的目的吗。

    可这时候德国跳出来调停做什么?绝不是为了俄国好,因为从去年开始,德国已经爆了跟俄国的贸易战。

    战争先是俾斯麦挑起来的。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81年被民意党人刺杀之后,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十分重视经济展,主持制定了经济展计划,推动俄罗斯高工业化,但经济结构构成落后的俄罗斯严重缺乏资本,德国是俄国商品最大的进口国,所以对德贸易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而俄罗斯向德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粮食。

    德国是一个工业国,可是农业条件不好,人口增长快,粮食缺口越来越大,大概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粮食需要进口,俄国就是他们最好的进口地之一,俾斯麦主持德国政府期间,跟俄国签订过相关的条约,以游说的粮食进口税率,换取俄国对德国工业品的优惠税率。

    在双方产业互补的情况下,贸易关系展很快,互相成为对方最大的贸易国。

    但经济在俾斯麦眼中始终是第二位的,政治才是第一位考虑的因素,在政治利益面前,经济随时都得为俾斯麦的政策让步。

    俾斯麦结盟奥匈帝国,结盟俄罗斯帝国,目的是孤立法国,相比奥匈帝国,俄国并不是一个让德国信任的盟友,所以在跟奥匈帝国产生冲突的情况下,俾斯麦会无条件站在奥匈帝国一边。

    1877年爆的俄土战争,俄国最后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英国不允许俄国越过土耳其海峡,排除海军威胁。俾斯麦在柏林召开会议,最后以俄国放弃大量攫取的特权而结束。此举大大提高了德国在土耳其的地位,但同时也让俄国对德国颇为不满。

    1885年,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危机爆,俄国和保加利亚签订密约,试图控制保加利亚,亲俄派动政变失败,导致保加利亚驱逐俄国顾问和驻军,倒向奥匈帝国,导致奥匈帝国与俄国关系濒临破裂。

    俄国为了防止德国参战,急与法国接近,企图用法国牵制德国。面对法俄的威胁,则迫使俾斯麦采取备战也经济制裁的措施,猛烈提高关税,俄国出口德国的小麦和燕麦的税率上升5o%。

    俄国作为报复,宣布禁止外国人在俄国西部省份拥有地产,此举主要针对德国,因为历史的原因,俄国境内有大批德国移民,他们很多都是跟随历代嫁给沙皇的德国公主,进入俄国的,主要居住在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经营小农场,俄国禁止外国人拥有土地,直接导致德国移民丧失了他们的农场。

    俾斯麦又布《伦巴第法令》,取消俄国在柏林行债券的权利。俄国则将本国存款直接转移到巴黎,并且立即就获得1亿法郎的法国政府贷款。在之后的3年时间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