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三十三节 大明的应对(第2/3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国也会支持他们抵抗俄国。

    在南通取得立足点,这简直就是妄想,不是不能取得,而是他们就没想过以上海为禁脔的英国的态度吗,他们一方面天真的想要跟英国保持关系,一方面却认为自己把手伸进英国人的餐盘里英国人不会在乎。

    “这哪里来的这份纯真啊。”

    徐荣村的汇报让朱敬伦不敢相信:

    “他们真是这么说的?”

    徐荣村点点头。

    朱敬伦愕然了:“他们凭什么一边认为他们向海洋伸出了爪子,而将自己当作海洋之主的英国还会支持他们?就因为英国想要对抗俄国,这群蠢货难道不知道,一旦他们伸出爪子之后,英国还会对抗他们吗?”

    徐荣村道:“他们打算承认英国在桑给巴尔的利益,换取德国近海一座小岛。他们认为英国人是用纽扣换了整条衬衫,所以一定会支持他们在远东的诉求。”

    朱敬伦叹道:“就是给英国一座金山,也休想让英国放弃海洋。这件事英国人知道吗?”

    徐荣村摇摇头。

    朱敬伦道:“向英国转达一下德国的要求,询问一下英国的态度。”

    只要英国现德国有向海外扩张的野心,局面就热闹了。

    1889年,英德为了争夺萨摩亚群岛对立严重,两国舰队都集结在萨摩亚群岛府阿皮亚港,战争一触即。这时特大暴风雨袭来,损坏了两国的舰只,结果就没打起来。后来,英美德三方达成协议,在欧洲人监督下,土人酋长再统治1o年。

    控制着萨摩亚群岛贸易的德国,显然极其渴望将这里并入德国,但英国不愿意看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附近出现德国的势力。

    所以德国希望得到大明的支持。

    朱敬伦觉得,让英国跟德国矛盾加深未必是坏事。

    “我们可以答应德国的要求,支持他们在萨摩亚的权力主张。”

    最大的国际问题,就是德皇逼走了俾斯麦,最大的国内问题,则是经济危机。

    不过大明政府已经有多次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了,并不显得慌乱,同时在赫德以提高财政收入为目的的政策下,大幅度提高了关税,大明也终于进入了贸易保护时代。

    随着坚持保护主义的德国和美国的兴起,英国向全世界灌输的自由贸易理论越来越站不住脚。

    反倒是他们自己开始深受其害,当年他们开始开放市场,有自己的底气,因为他们第一个完成了工业革命,即便采取自由贸易,也不会受到国外产品的冲击,反而可以降低从国外输入的原料价格,让本国工业企业获利。

    在英国的忽悠下,西北欧的丹麦、瑞典等小国开始进行自由贸易,法国也被英国忽悠,加入了自由贸易的行列,大幅度削减海关关税。

    可是德国在李斯特等经济学家的主张下,坚持贸易保护主义,排斥外国工业品。反而能享受到英国开放的市场,经济危机期间,英国产品进入不了德国,德国钢铁反而可以向英国倾销。

    还有更可怕的情况,英国将印度变成了依附于英国的殖民地经济,德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将英国变成德国的殖民地经济,因为德国日益崛起的化工产业,最大的原料煤焦油等都是从英国进口,英国先是将这些化工产品当作废料,后来当作初加工产品卖给德国,一步步沦落为德国的原料来源地,而且他们本国的化工企业,只能生产德国化工企业的原料,想向更高水平展,则受到德国产品的强大冲击力。

    于是英国依然是一个纺织品大国,德国进口他们的煤化工原料,加工成化学染料,大幅度向英国出口,甚至打击了英国在印度的靛蓝种植业,化学染料让植物染料变得昂贵,殖民地经济都受到了德国的冲击。

    英国人不是看不到这一点坏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