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六十一节 打断美国社会的支柱(第2/3页)  大国崛起185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剥,过去南方坚持低税率,北方要求提高关税保护工业,他们要求降低关税促进出口,结果爆发了战争,他们打输了,北方佬就将这一切都加到了他们头上。

    不但开始征收高额关税,引起了欧洲人的报复,大大影响了棉花的出口。而且北方佬还针对性的对他们征税。

    为了弥补南北战争的损失,同时也是为了对南方,尤其是奴隶主进行报复,南北战争刚刚结束的1865年,美国国会决定开征棉花税,不按实际价格,而是按重量对每镑棉花征税2.5美分的税收,1866年提高到了每镑3美分。

    这是十分高昂的税率了,要知道战前每磅棉花的售价也不过10美分而已,政府相当于征收了三分之一的税收,另外还有出口的关税,欧洲进口也需要关税,无形中将棉花的成本提高了一倍多。

    在这种情况下,种植园主当然不满了。

    明军进入德克萨斯之后,尽管遭到了各种反抗,但在各种对北方佬不满的势力中,还是有跟明军接触,表示支持的,对有些过去的奴隶主来说,对北方的仇恨,远远压到了对黄种人的种族歧视。

    尤其有一大批,原本是富足的,高高在上的奴隶主或者奴隶主后代,现在落魄成了贫穷的南方白人,他们的心理落差之大,让他们恨透了北方政府。

    于是明军在占领每一座城市之后,大肆招募这种人为明军服务,尤其是那些奴隶主的后代,往往小时候都受过封建主式的贵族教育,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明军大肆委任这些人为政府官员,帮忙恢复占领区的秩序。

    这些情况在新墨西哥州的时候,已经有了经验,到了德克萨斯州,就顺风顺水了,因为德克萨斯州可是当年奴隶制度比较浓厚的地区,有大量的黑人和奴隶主后代生活。

    奴隶主的后代那好说,高官厚禄就能满足了,黑人怎么办,没有那么多的高官厚禄,但有这么多可以利用的力量不用,陆云起觉得太浪费,他很快写了一封报告,要求组建黑人民团。

    为了得到黑人的支持,陆云起希望能够直接免除黑人的债务,将黑人租种的土地直接交给黑人。

    报告到邓世才这里被压住了,因为邓世才咨询过几个当地的精英,是跟明军合作的几个精英,虽说对美国政府不满,但确实是有能力的人物,他们跟明军合作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希望明军支持他们能够独立建国。

    邓世才比较喜欢这种人,他认为这些人是最理性,最有能力的一群人。尤其他听取了其中几个政治和法律专家,都是从美国大学的政治学和法学专业毕业的人才,即便在战前,也是当地的高输入阶层。

    这些人坚决反对将土地分给黑人,认为此举破坏了身上的私有产权,会带来社会秩序的崩溃。

    邓世才是求稳定的,他不希望看到自己占领区发生秩序崩溃的事情,现在种植园主们已经人心惶惶,因为持有庞大的地产,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在这里,那些对中国人最不友好,排华意识最强烈的一群人,要么走了,要么就在暗中支持甚至参与破坏运动。

    经过陆云起多次坚持之后,邓世才认为,做为惩罚手段,没收一部分已经被确认排华的种植园主的土地给黑人,不会引起秩序的崩溃,而且还能得到黑人的支持。

    于是他很快同意了陆云起的建议,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政策,这时候刘危得到陆云起的推荐,拿出了一整套方案来。

    他提出三收三不收原则,所谓三收,那就是抵抗明军的地主土地没收,之前在当地明确排华的地主土地没收,已经扔下土地逃走的地主土地没收,三不收则是战前主要以雇佣华工经营成片种植园的地主土地不收,目前跟大明合作的地主土地不收,黑人的土地不收。没收来的土地,直接分给当地黑人种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