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一章 从来蛾眉遭人妒之害死(第1/3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高贵嫔不以为然地哈哈大笑:“这后宫光是贵人就好几十个,我一天到晚哪有那么多心思去提防这个,警惕那个的,您还嫌活得不累吗。这后宫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大伯您也未免太小心谨慎了,似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什么事也别想干了。”高贵嫔停了停,觉得自己的话太让人伤感情了,又回到刚才的话题,以命令的口气说:“在皇子住进东宫以前,您的第二套方案必须实施。”

    高肇点了点头,心中暗想一阵。不得不佩服这个女人既心细如发又大刀阔斧,干起事来勇往直前,毫无顾忌。这样的女人,得对她多个心眼才是,千万别因一点小事而得罪了她。

    回到高府,高肇命令自己的下人分别到社会上去担任各种角色,开始了杀害皇子的又一次行动。

    过了春节,又闹元宵,转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元恪又想像五年前那样,躬耕陇亩,劝课农桑,树立一个亲政爱民的形象。

    五年前,元恪亲自下田耕作,于皇后亲自到北郊与农妇一道採摘桑叶喂养蚕虫。高肇怕元恪在农村触景伤情,就有意把他引进自己设置的陷阱,劝阻皇帝说:“士农工商,各司其职,名具其能。荒郊野外的,即便是整个羽林军出动,也很难保证圣上的安全。圣上该不会是忘记了邙山狩猎那一幕吧。”

    怎么会忘记呢,元详在洛阳发动政变,派薛魏孙在邙山刺杀皇帝,元恪自今想来心口还隐隐作痛,对高肇的劝阻,自然是赞同地点了点头。高肇见皇帝被自己引到了陷阱边,加一把力就把他推了下去。继续说:“而今,洛都在陛下的圣明之治后,已是欣欣向荣,百业安乐。如果圣上在宫中闷得慌,倒是应该去民间走走,了解市井疾苦。让老百姓知道圣主是那样的爱民亲民。”

    到民间去走走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这么扯人眼球。元恪一听,心痒难禁,当下便服出行,只带了高肇、孙连伏和三个保镖。一行七人,悄悄潜出东掖门。

    一路走来,皇帝一行人说说笑笑。但见市井繁华,百业兴旺。唱猴戏的、搞杂耍的、夫妻二人扮假神,说唱“逆子弑君”故事的,到处引起一团团百姓围观。老百姓安居乐业,元恪心中十分高兴。一行人闲聊闲逛,高肇引领众人往目的地走来。就见一爿小店,门口店招上书写着一行大字:“神批八字,命理四柱。”元恪不明究里,往这个什么也不卖的店铺里张望。皇帝哪晓得这是高肇早就安排好的媒子。

    高肇趁机怂恿说:“‘先生’,别看这家店铺什么也不卖,其实里面的内容丰富得很。这家先生胡延,颇具神眼,享誉全国,能预知三百年,定人事舛昌祸福,算命看相,无有不准。”

    被称为“先生”的元恪一听,来了兴趣,当即迈步进店。就见案桌前迎首坐着一位先生,白净面皮,银须鹤发,飘飘然似仙风道骨。见有来客,由小童儿扶着起身迎客。胡延抢步上前,卟嗵一声跪倒在元恪面前,口称:“小民叩见皇上,祝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元恪初次扮演“先生”,没想到一出场就被人识破。慌忙扶起老头儿,故意变色说:“我哪是什么皇帝,先生你是认错人了。”

    老者故作严肃地说:“这‘皇帝’的称谓可不是谁都敢僭越的。小民看相,无有不准,圣上龙行虎步,袖里乾坤,额纳山岳,口吞江海。不是当今天子,谁敢显此龙身。”

    元恪被逗得哈哈一笑,暗暗佩服老者法眼。转身对高肇说:“既然老者已认出朕的身份,找他看相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走吧。”

    高肇伸手拦住众人,对皇帝说:“既来之则安之,圣上不用看相,还可为皇子测批一下八字。”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元恪正被老者引起了浓厚的兴趣,自然点头同意,和高肇一起坐下听先生批八字。

    高肇喝一口童子献上的茶,对胡延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