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二六章 宫廷惊变显阳殿之皇后尼姑(第1/4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显急了,于忠这显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气得王显不停地申辩:“真真是活天冤枉。”王显跪在地上赌咒发誓地说:“先皇是急性胰腺坏死,这种绝症,就是神仙施药,也无可挽救呀。”

    “你他妈的还嘴硬,我看你还能硬多久!”于忠向刘思逸使了个眼色:“打,给我狠狠地打!”

    刘思逸此前当过小和尚,习过武功,深知经络要害,打起人来不见伤,不带血,先是用带刀环的大刀背部击打王显的双腋,弄得肩轴断裂,再无法抽动,又在带脉处左右敲打,打坏了两颗肾,见王显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只有大张着血肉模糊的嘴出大气。刘思逸伸出两根指头在喉咙管里一捏,王显顿时失去了会话能力。这个平时口吐莲花,能言善辩的家伙,此时再也说不出一句话,写不出一个字了。

    王显此人杀太后,害皇子,“伪造”太监高菩萨,做了不少的坏事,此时终于得到应有的报应。

    于忠见御医出的气多进的气少,急忙命令几个羽林军卫士将王显送回右卫府。第二天,王显在家中病死。可惜王显精研医术,自学成才,如果他继续钻研歧黄古术,一定会比同时代的医圣陶弘景还要出名,而他一生追求权力富贵,自创的三百多味药方至今失传,实在是中医学界的一大损失。权力对学术的腐蚀,至此可见一斑。

    送走了王显,于忠拿着写好的懿旨,带领刘思逸等几名带刀侍卫,大踏步去到西坤宫,要高皇后在“懿旨”上钤印。

    高皇后面对誓不两立的仇人,只能隐忍着,用颤抖的双手在任命高阳王元雍、任城王元澄的懿旨上钤上鲜红的大印。尔后望着远去的于忠等人,痛苦地流下无声的眼泪,默默地等待着手握兵权的司徒高肇回来,到时候反攻倒算。

    其实,深居后宫的高荒哪里知道,高肇早已回来了。

    二月初八日,皇帝下诏,遵皇后高荒为皇太后,生母胡贵嫔为皇太妃。此时,于忠等人虽然打断了高皇后的左臂王显,但还有右膀高肇;此人手握兵权,一旦回京,好多人的脑袋就将落地。二位王爷当政,自然清楚这样的后果。所以,就在这几天,元雍等人秘密策划,商量好了诛杀司徒高肇的所有细节,只等着高肇进宫来引颈就戮。

    高肇带领十五万军队,攻打到绵竹,眼看成都遥遥在望,突然接到传诏太监刘腾送来的诏命西征将军高肇停战,回国治哀的诏书。高肇大惊,深恐京都发生变故。急忙将军事大权移交给益州刺史傅竖眼,带领几十个亲兵,跟随太监刘腾,连夜兼程赶回洛阳。

    想来也是可笑,历史就是这样的捉弄人,深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军阀高肇怎么会轻易地就将手中的兵权移交,如果他有司马懿的阴险,此时率领十五万西征将士浩浩荡荡地开进洛阳,那时,掉脑袋的恐怕就是另有其人了。

    高肇的奔丧队伍初八日夜晚住宿瀍涧驿亭,遇到高平公主(高肇夫人)派来迎接主人回府的家奴。传诏太监刘腾早就接到元雍秘密指示,对高肇的家奴说:

    “司徒回国治哀,治哀是国事,回家审亲是私事,岂能国事未毕先行私事。”坚决不同意高肇回家,只是让太尉换下军装,穿上墨绖哀服,把军装交给太尉府家奴带回。嘱咐说:“太尉去宫中吊唁先皇之后,随即回家。”

    第二天凌晨,高肇跟随刘腾,踏着冥冥薄雾进到宫中。崔光领高肇去太极殿哭灵,高肇在梓宫前伏地痛哭举哀。哀毕起身,中常侍刘腾附耳轻声说:“二王请太尉去中书省有要事相商,请随我来。”

    高肇随刘腾来到中书省,推开西庑间一道门,见羽林军著名的杀手邢豹、伊盆生(蔡东藩作品中误为伊瓮生,特此更正)两人手持利剑,横眉而视,身边一群带刀侍卫,一个个如怒目金钢。高肇见此情景,大惊失色,忙问:“这是什么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