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三九章 事佛图司事糊涂之以史为鉴(第2/3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头说:“有道理,有道理呵。一个大臣,朕不怕他贪婪,就怕他有政治远见。”灵太后回到太极殿,当即宣诏:“任命河间王元琛为都官尚书、秦州刺史。”

    这个大贪官,在刘腾的运作下,居然再次提升为一方封疆大吏。

    贪腐奢侈的河间王元琛官复原职,无疑为大臣之间奢糜炫富享乐贪腐的攀比风搧进了一股强大的动力。

    本来,北魏历代帝王崇尚俭朴、节俭仁孝的好传统深入人心,士大夫官僚阶层泛起的这股享乐奢糜风如由太后出面制止,官员的腐败还是很容易疗救的。而且,大贪污犯元琛受到惩罚,已经大大地遏制了奢糜炫富风。

    可是,物极必反,经过刘腾的洗脑,灵太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她此时对贪污腐化非但不予以制止,又搞了一次匪夷所思的举措,无异于在官员享乐的欲火上加柴添薪,使官员们贪腐奢糜的欲火蓬蓬勃勃地燃烧起来,势焰熏天。

    北魏立国百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东到高勾丽,西到大月氏,藩属各国不断进贡,府库充盈,不得不增修仓库。灵太后命度支尚书让国库管理员打开库藏检索,看见钱贯索朽,米烂陈仓,很是志得意满。只有在自己的领导下,国家才会有这么富强。想起李玚公开在朝堂上指责“太后事佛,造成国库空虚”的话,为了向众大臣证明李玚的话是一派胡言,灵太后命令上朝的王公大臣跟随自己参观库藏。

    在国库里,灵太后想起刘腾说的那句话“贪污腐化是平常心”,为表示自己的恩宏大量,抚慰大臣们的“平常心”,她公然下了一道最奇特的诏命:“所有参观国库的大臣尽管挑选自己喜欢的库藏物品,能拿多少,尽情支取。”

    这道圣旨一下,素怀“平常心”的大臣们此时一个个野心勃勃,百官犹如蚂蚁一样,四处钻行,选择自己喜爱的库藏。连后宫的嫔妃,附近居住的皇室公主们也闻讯出动,一拥而入,在国库里大肆哄抢,见有喜欢的东西就往身上扛。

    大臣们尽都是丑态百出,物品多的如背上驮着一座山,物品少的也是肩上扛着百余匹绸绢,一个个肩扛手搂,脚步蹒跚,艰难地往国库外移动。肩扛的,背驮的,爬行的,拖带的,一个个汗流夹背,只觉得身上的官服袍泽成了累赘,哪里还有一点衣冠楚楚的道貌岸然,简直就是一群趁火打劫的强盗,社会精英此时斯文扫地。

    最过分的是章武王元融,尚书令李崇,这两人都仗势自己力气大,像蜗牛一样,背上背着重重的壳出现在众人面前,又都因为扛的绢绸太多过重,跨不过门槛而跌倒在地,李崇扭伤了腰,元融崴伤了脚。

    这样的丑态,笑得灵太后眼泪水都流出来了,她有意要戏弄戏弄这两头蜗牛,夺过两人的绢帛扔在一边,戏谑地嘲弄说:“你两个恨不得牵头大象来搬,我见过贪心的,没见过比你们更贪心的,”回头对羽林军说:“把他俩赶出国库,不准再拿一样东西。”

    以元融、李崇二人的显赫身份,却被羽林军赶出国库,两人面面相觑,一歪一扭地躲到一边去,脸上是从未有过的失落感。灵太后哈哈大笑,文武百官也尽情而放肆地大笑不止。此时,在众人尽情的笑声中,侍中崔光一只手搂着一匹绢走出了国库,与蚂蚁搬家似的官员们形成鲜明的对比。

    灵太后惊奇地问:“崔爱卿,此时国库敞开供应,你怎么只取这么一点点?”崔光淡淡地一笑,恭身应答说:“微臣只生有这两只手,只能拿两匹绢。”说完,扬长而去,弄得蚂蚁大臣和一旁看热闹的元融、李崇都羞得满脸通红。

    尽管羞愧,好不容易才遇到国库敞开供应的良机,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谁还会顾及脸面呢。更可怕的“蜗牛”还在后头——此人就是七十多岁的高阳王元雍,他居然也不服老,硬是扛了一大堆绢绸,蚂蚁搬家似的爬回了王府:沿途让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