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七三章 前线纷乱折砫石之潼关大战(第1/3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萧宝寅逃回长安,静下心来才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时也觉得自己刚刚登基当上皇帝,还在祭坛上听见一点失败的消息就望风而退,此举实在让百官看笑话,必须得想办法挽回这不良影响才行。伪齐皇帝正在想法补救,前敌将军姜俭安排好长安防务进宫求见,萧宝寅急忙召见。姜俭进殿,对伪齐皇帝说:

    “毛遐、毛鸿宾兄弟二人弃潼关险要于不顾,进军马祗栅,依靠氐羌之众得一时之胜,陛下不必为此担忧。氐羌山匪,乃毛牛蛮勇之徒,骚扰抢掠可以嚣张一时,真正布兵排阵要与正规军展开争夺战,必然不是敌手。这些家伙,一旦遇见强敌,必然一哄而散。今郭子恢的特种兵部队潜伏在阴盘驿待命,他原是潼关戍守使,可急传书信与他,命其占领潼关,与前锋将军侯终德前后围击毛遐。以愚臣之见,毛氏一介武夫,必然不敌此二将之勇武。”

    萧宝寅也正在为前线的布防考虑,他毕竟是领兵多年征战的主帅,深知潼关的重要。一旦潼关失守,长安即无险可守,一切都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得尽快夺回潼关,守住这条交通要塞。萧宝寅当即写就一条命令,飞鸽传书,通知阴盘驿的郭子恢秘密偷袭潼关,配合侯终德反击毛遐。

    毛遐为了夺取一时的胜利,兄弟二人置要塞阵地于不顾,举兵抗击卢祖迁,尽管取得了胜利,却无异于把潼关长城的防线拱手相让,给敌人以可乘之机,犯下了前线指挥官不可饶恕的错误。

    郭子恢在阴盘驿斩杀了郦道元,组织阴盘驿的驿丞部队十多人,正在组建阴盘驿防线,接到萧宝寅的飞鸽传书,当即率领不足五十人的特种兵部队绕道突行潼关。

    此时,毛遐的部队西出马祚栅,斩杀了卢祖迁,正准备乘胜追击,进攻长安,被前锋将军侯终德拖住厮杀,双方立功心切,正打得难解难分。郭子恢乘机发起突然冲锋,进入潼关戍守使衙。

    潼关留守指挥长毛三平时和郭子恢的关系就很好,潼关守军大多是郭子恢的旧部,老首长到来,众人喜出望外,毛三更是迫不及待地将指挥权移交,俯首听命。郭子恢将潼关守军分为两部,一部培整潼关长城,严防洛阳部队的进攻;一部骑上战马,随自己从西面出击毛遐。

    毛鸿宾兄弟与侯终德交战正酣,没想到屁股后面遭到攻击,一时阵形大乱,三千人的部队全军覆没。只有毛氏兄弟二人带着数十名亲兵往冯翊(今陕西大荔)逃窜。

    萧宝寅反长安,自立为齐国皇帝。消息传到洛阳,魏主灵太后任命长孙稚为西部行台,率兵三万征讨雍州。长孙稚就是那个熊皮泥障用了二十年不更换的廉洁名将长孙道生的儿子,本名冀归,高祖拓跋宏以他六岁袭爵,幼承家业,为其更名为“稚”。

    北魏一朝如今已派不出大将,此时,长孙稚正是背疮发作,连行走都困难的时候。灵太后上门慰问他,拉着他的手说:“爱卿重疾如此,朕本欲停下这样的诏命,但朝中已无将可寄,有什么办法呢?朕也是无奈呀。”

    长孙稚回答说:“一点小病,怎能置国家大害于不顾。唯当死而后已,敢不自力。”表示坚决服从命令。

    也是病不单行,即将跟随父亲出征的长孙稚的儿子长孙子彦此时也患脚疾,无法行走,父子二人接受皇帝的任命,被下人搀扶着进宫去向灵太后辞行。父子两病人进宫,此情此景让在宫廷中的王爷们见了都分外感动。北魏的忠臣、左仆射元顺见状,对身边的王爷说:“吾等皆是备位大臣,各居宠位,危难之日,却让病者先行,我等能不愧乎?”在场的衮衮诸公良心发现,也都无以言对。

    当天辞别皇帝,长孙稚父子率领三万步兵,西出洛阳,浩浩荡荡前进。部队来到湖县,被阻挡在潼关前。长孙稚凭借人多,命令洛阳部队向潼关发起猛烈的进攻,先后十天,与齐将郭子恢、侯终德大小数十战,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