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七七章 创奇闻虎毒食子之病急投医(第1/3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策立太子,赐死太子生母,这是大魏百年来的祖宗成法,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徐纥再次起身,鼓掌示意众人肃静。徐纥官虽不大,他的话却无异于最高指示,百官噤声,听他说话。

    徐纥一言一顿,神情庄严地说:“我大魏百年繁荣,自强不息,苟能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皆因得益于先皇至圣为我朝制定的......”

    元诩此时已完全失态,起身打断徐纥的话:“黄门侍郎徐纥,你不要再在这里卖狗皮膏药了,什么主少母壮,后宫干政,这是我大魏皇家的家事,犯得着你一个臣子在这里指手划脚吗?”

    南阳王元宝炬想站起来说话,看了看太后的脸色,又偷偷看了看气愤的皇帝,终于低下头,不再吭声。直阁将军尔朱世隆这时再也忍不住,站了出来,不无讽刺地说:“皇帝的家事,当臣子的理应禁言恭听,徐大人怎么能忘记了臣子之道。”

    徐纥受到皇帝呵斥,吓得脸色苍白,就要叩头谢罪。灵太后一见这事这么争论下去,会露出事件的底牌,急忙挥手制止二人的争吵:

    “徐爱卿说得对,历朝来主少母壮,后宫干政的先例不乏鲜见,正是基于对大魏皇祚江山的考虑,这才不得已将潘妃赐死,免得百年之忧。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元诩此时气得完全失去了分寸,身边没有一个臣子替他说话,这才是他悲伤的真正所在。皇帝在悲愤之中,忍不住大声责问:“一个小小的潘妃,您怎么就容许不下,怎么就不能像先皇宣武帝(元恪)那样,着意保护后妃。”后面的话元诩尽管没吐出口,众大臣自然都明白。

    当年,若没有宣武帝元恪的着意保护胡延媚,哪有今日皇太后临称制的局面。皇帝所有的责难,这句话反击的戈矛最是尖锐。

    元诩的话直顶胸口,顶得灵太后心中分外难受,她也忍不住勃然变色,起身说:“皇帝你后宫佳丽三千,还有胡皇后和尔朱贵妃,你为什么就独独丢不下一个潘妃,潘妃既已诞下皇子,就已完成了一个女人的使命。你一代君王,怎么能耽于后宫裙衩的脂粉之中。”

    元诩大怒,大声说:“母后,什么事都由您作主,拿我这皇帝来还有什么用。儿臣不是丢不下潘妃,更不认为不该赐死潘妃。只是,即便立皇子为太子,赐死潘妃,也应由儿臣来下这道圣旨才对,母后何必相煎太急。”说完,掀翻御案,丢下太后和众大臣,拂袖而去。

    回到东宫,孝明帝一连几天气闷郁结,茶饭不思。短短的几天,所有亲近的大臣一个个尽成刀下之鬼,都因太后弄权于股掌,让皇帝愧见文武大臣,受各国耻笑,这种局面再不能继续下去了。尝食典御送上当天的膳食,元诩望着满眼盈目的山珍海味,摇摇头没有一点胃口。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胡皇后见皇帝仍然不思饮食,就好心地在膳桌前跪下了,殷勤相劝说:“皇帝陛下身体要紧,莫为臣子的唐突气坏了龙体。”胡皇后这样相劝,本来是出于好心,丈夫生气不吃饭,当妻子的自然心疼。可是,在这不适当的时候,以她不适当的身份,说出的话又不适于皇帝的口味,元诩听来就完全变了味。

    胡皇后是冀州刺史胡盛的女儿,也就是灵太后的侄女。在皇帝十五岁的时候,灵太后为了加强对皇权的控制,将侄女婚配与元诩,策立为皇后。当时元诩年幼,不愔性事,尽管胡皇后秀色可人,娇小玲珑,但元诩一想到胡皇后是灵太后安插在身边的间谍,就对胡皇后毫无“性趣”,两人婚后同床共枕的时间屈指可数。

    元诩此时听了胡皇后的话,不禁疑惑:徐纥在华林园的“唐突”,你胡皇后在后宫怎么会这么清楚,再想到自己在东宫和谷士恢、孙晋等人的一言一行,灵太后都了如指掌,就错怪了胡皇后,认为发生的一切悲剧,都是身边这个间谍在作怪,一想到此,不禁大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