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三二章 曾经夏风戏双荷之一夫二妇(第1/3页)  百年繁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韩陵山一战,高欢大获全胜,部队从三万人扩展到三十万人。浩浩荡荡地从邺城出发,军阵齐整地向京都洛阳进发。

    四月十八日,高欢的中军大帐和皇帝元朗的皇舆车驾行驶到城北的北邙山,距洛阳城只有二十里路程,这才命部队驻营。高欢此时对两个皇帝即将见面,又一次陷入取舍的艰难抉择。

    因高欢战胜众尔朱,节闵帝曾派中书舍人卢辩前来邺城劳军,向高欢示好。高欢为此对节闵帝元恭有了一丝好感。而在邺城期间,新皇帝元朗不论是对政治还是对军事或者经济建设,这个君王都毫无见解,提不出一条建设性的意见。此消彼长,高欢对元恭多了些好感,对草包皇帝元朗更多了些鄙视。

    而就在这种鄙视还未消除,消长关系令高欢难于取舍的时候,又一个皇室宗亲加入了皇帝的竞争行列,三角鼎立的竞争场面,令权臣高欢对皇帝的选择不能不慎之又慎。

    当年在河阴之难时,汝南王元悦南逃入梁。此时听说尔朱氏被聚歼,此人也由梁入魏,要返回京都洛阳,重温王爷旧梦。此时,时代选择高欢,要他在元恭、元朗、元悦三人之间选择一人作君王。因元朗是皇室疏宗,又因仓促之间立为皇帝,其种种不佳表现,也难以服众。高欢决定派人去对节闵帝和汝南王元悦二人进行考察。

    当天下午,仆射魏兰根从洛阳返回北邙行营,向高欢汇报考察节闵帝的结果,结论是:“元恭神采高飏,圣贤通达,可立为君王。”

    高欢听了这话,询问众大臣的意见。高乾本来对元恭接替元子攸心里是不满的,此时故作担忧地说:“元恭既然圣贤通达,此后恐为高王掣肘。”

    高昂快人快语,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只怕高王以后养个不听话的娃娃皇帝,那就难办了。”

    黄门侍郎崔凌说:“他若不听话,干脆把他废掉,另立新王。”

    高欢一时没了主意,就在北邙行辕召集百官,请各自发表意见,商量废立大事。太仆綦毋俊出庭,发表的意见却是对皇帝的一片赞词:“节闵帝圣德贤明,宜主社稷。”司直刘季明也说:“节闵帝主政期间,对尔朱氏的暴虐还是有所遏制的。”

    高欢点头,正要表态确定人选,黄门侍郎崔凌站出来说:“若说元恭圣明,并对尔朱家族有所遏制,那他为啥又要颁诏,指令尔朱四路大军、三十万人马去围剿高王义军呢,而且还指责高王为反贼。元恭是逆胡树立的皇帝,至今盘踞天子高位。若我们依从了綦毋俊的话,岂不是我们都成了逆贼,倒应该是尔朱家族才是举起义旗的人了。”

    这句话如利刃直捅高欢的心窝子。是呵,高欢此人最忌讳的就是一个“反”字,怎么议去议来,绕来绕去的,自己领导的这支军队突然由义军变成反贼了。这是个原则问题,不能小视。高欢立即武断地摆摆手,宣布说:“大家都不必再说了,本王另行确立高明。”

    送走考察使者,第二天早晨,高欢带着尉景、孙腾,率领一千轻骑兵,快马轻骑,驶入洛阳。他要由这些子弟兵接管、监控朝廷的机枢和所有的要害部门;国不可一日无主,在没有皇帝的期间,他要行使国家的行政职权。

    高欢一别洛阳十四年,此时重返京都,真是感慨万千。望着神武门挺拔高峻的宫阙,气壮山河,一时志得意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节闵帝听说高欢来到宫城,急忙带领宫廷禁卫、太监、宫女们来到神武门迎接这个大军阀。

    高欢面对恭身施礼的节闵帝和跪伏在地的随从们,微微地恭了恭身,而后傲岸地说:“你曾说本王是反贼,如今本王反到你的宫门口来了!尉景,你把他带到旁边的崇训寺关押起来!”高王的命令,尉将军自然是遵照执行。

    驻守宫禁的直阁将军刘思逸虽不认识高欢,但他观察此人在节闵帝面前的态度,就意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