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九十一章 厌弃(第2/7页)  醉迷红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他的地位,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当然,原因是他并不缺银子。

    因为他生财有道。

    宋怡的字,在大秦立国百余年来,首屈一指。

    他的书法天赋,堪称无与伦比。

    尤善董其昌。

    为太上皇最爱!

    皇太孙习字的临摹字帖,都是宋怡亲书,可见一斑。

    而在他尚未入科场前,宋怡就凭一手好字,积攒了数百两银子。

    而后又用这数百两银子,开了一个经营字画的铺子,名曰润泽号。

    凭借他的一手金字招牌,当他还只是一个五品官时,便有了万贯家财。

    他并不贪财,钱财够用,便从未从官场上下手,清清白白的忠于王事。

    若非如此,太上皇又怎会如此赏识他?

    所以,不忠之名,他不认。

    更别提不孝了……

    他乃大家庶子出身,生父丧去,家族分家后,他侍奉生母至孝。

    生母病时,他曾衣不解带日夜服侍三天三夜,待其母病愈,他却病倒了。

    此事曾于士林中传为佳话。

    可以说,忠孝二字,是宋怡的立身之本。

    如今,却被隆正帝“污蔑”以不忠不孝之名,他岂能甘心?

    宋怡一双老眼赤红,看向隆正帝,一字一句道:“陛下,老臣自认昏聩无能,已认不清朝局,才做出误判。

    可是,老臣为大秦效忠的一颗心,却从未变过。

    老臣敢对天发誓,从未荒废过一回政务。

    更从未贪墨过一两银子。

    何来不忠之罪?

    至于那不孝之罪,哈,世人谁人不知,我宋怡侍母至孝,母子相得数十年,又何来不孝之罪?”

    宋怡前面一句话还好,隆正帝确实知道,他是一个好名不好财,当然,也不缺财的官。

    可他后面一句话,却彻底将隆正帝引爆了!

    数十年来母子相得,所以并无不孝。

    那岂不是说,数十年来母子从未相得的隆正帝,是大不孝无德之人吗?

    隆正帝暴怒咆哮道:“你身为礼部尚书,无故侮蔑圣躬,无凭无证,污蔑国之忠良,还敢说忠?

    至于孝,你还敢说至孝?”

    “老臣如何不敢?”

    宋怡似也豁出去了,昂首高声道:“老臣一生清清白白,坦坦荡荡,勤于王事,不敢有半点疏忽。

    而天下人,凡知孝道者,谁人不夸我宋怡至孝?”言下之意,你隆正帝不知孝道……

    隆正帝闻言,却冷静了下来,薄薄的嘴角弯起一抹极度刻薄讥讽的笑容,道:“宋怡,朕没记错的话,你乃丰润宋氏庶子出身,对吧?”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微微哗然。

    此等言语,着实鄙薄。

    换一种方式说,就是宋怡,你是小妇养的吧?

    这种市井之言,从堂堂一帝王口中说出,着实太失.身份。

    宋怡更是双目充血,浑身打起摆子来。

    而后,就听隆正帝继续道:“朕不是鄙薄你的出身,朕在尔等眼中,虽不是圣贤之主,却还不至于自甘堕落至此,你宋怡也不配让朕自降身份。

    朕想说的是,你宋家日进斗金的润泽号,是你在未从宋氏分家前就私下开设的吧?

    宋怡,你身为礼部尚书,能否告诉朕,前宋司马光在《涑水家书议》中所言:

    ‘凡为人子者,毋得蓄私财。

    俸禄及田宅收入,尽归之父母,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此言何解,嗯?”

    隆正帝此言一出,原本愤怒于心的宋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