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04 章(第1/4页)  三国之望子成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路是跨江建造的,这就使得士卒南下的时候,减少了就地搭桥的麻烦。

    至于港口贸易权、矿产开采权就更加不用说了,一个涉及吴国的都财政收入,一个涉及吴国工业发展的命脉。前面一个还有商量的余地,毕竟合约上并没有说不能收取赋税,只是后面那个可以商量的余地就小了许多。

    只是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合约已经签订,最多是在细节上磨磨嘴皮而已。

    之后又是三个多月的嘴皮战役,最终修路和贸易权上面吴国大败,一点缓和的余地都没有,不过这没什么,jiāo易可以带来赋税这对吴国也有好处,至于那些间谍的渗透,只能加派人马进行监控了;修路就更加没什么了,大不了战争的时候将桥梁zhà毁,自从有了火yào之后,破坏工作变得是那么的轻松。

    而唯一有所进展的就是采矿权了,魏国承诺不参与开采吴国的铜矿、铁矿、金银矿等涉及金融和军事原料的矿产,但其余矿产的开采,吴国不能拒绝,并且第一年开采出来的矿石不能收取任何赋税。

    孙策和诸葛亮都知道魏国采矿,第一年就探矿、安装设备、挖掘等一系列前期工作都要花费四五个月的时间,正式开始挖矿都要在后半年才能进行。少收半年的赋税,就矿石尤其是那些非贵重矿石而言,也值不了多少钱,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合约正式生效之时,大量魏国商人带着他们的队伍来到了吴国进行探矿,很快一个个矿洞开始兴建,大量吴国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安排,减少了吴国的就业压力,同时那些采矿的地方,几年甚至十几年后,也逐渐发展出一个个大小的城市。

    这些当然就轮不到张铭等人头疼,他们如今正在实现魏国的金融改革。

    华夏银行正式出现在了华夏大地,并在第一时间在全国各个州郡都开了一个分店,甚至连吴地也没有错过。知道了银行的xìng质,孙策和诸葛亮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于是东吴分行建设也算非常顺利。

    在这一年里,张铭宣布华夏实施金本位,并正式发行经过三十多个专家研究开发出来的纸币和硬币。华夏银行更是实现了存款有利息和低息贷款业务。只是这年头的世家和个人都对银行这玩意保持怀疑的态度,所以除了一些需要在外地做生意的商人,依然很少人将积蓄存入银行。

    不过这不要紧,因为很快张铭就宣布,从今开始,魏国的军队军饷,正式使用纸币支付,并且并非直接发到士卒手中,而是每月按月存入银行,存入之后会有专人通知当地军官,由军官通知士卒们前去银行查账。

    至于查账之后是领出来,还是继续存在银行里面,就由士卒们自己来决定。

    士卒们一开始也不太习惯这种方法,但几个月后习惯了,觉得这样也不错。至少凭着那全国通兑的业务,他们的军饷也可以在别的地方领取,不需要同以前一样,要找人帮忙送回家里。

    而他们的家属在习惯了在银行取钱之后,也开始在银行里面存钱,慢慢地就带动了周围的百姓一起往银行里面存款。

    华夏币开始慢慢普及,银行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个人的存取变得逐步变得更加安全与便捷,只可惜没有电脑可以使用,否则银行业务会变得更加便利。

    至于一开始实行的新军饷发放制度,也使得军队的财政被政府牢牢的卡住。地方已经没办法直接chā手军事,军官也不能再享受吃空饷的福利,更不能通过直接发放军饷来收买人心。政府对地方军队的控制力度,因为银行的出现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银行业的出现也带动了魏国经济的发展,对刚刚占领的益州的重建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益州以过去谁也想不到的高效率迅速重建,多条进出益州的道路正在兴建,兴建完毕之后,入蜀便不在是难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