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9 章(第2/4页)  活在明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光来。这种光不是此人已经上套的高兴,而却是有几分知音恨晚的感觉。杨金山买来了宁娘,她原本在杭州的青楼里就极为擅长七弦琴,孙晋感觉有些可惜,便时不时地教她些新奇的曲谱。她却对这首长门怨极感兴趣,每当弹奏这首《长门怨》的时候都会倾入全部的情感。孙晋自己也极为擅长七弦琴,因为在琴声中他才能暂时地逃离世间纷繁,享受到一丝难得的宁静,可对于这首《长门怨》,却怎么也找不到感觉。今天于新武一针见血的指出弹奏《长门怨》的要点,他也是兴奋不已。行家,这才是行家!

    “鄙人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大人可否赏脸?”孙晋恭敬地冲于新武一拱道。

    于新武自然也猜到了这不情之请,便是指点那弹琴之人,心中的雅气不由自主地散发出来,道:“请说。”

    “请大人指点指点鄙人的这位琴师,既为了朝廷跟西洋人的生意,也为了弥补《长门怨》的错漏之处,不使其谬种流传。”孙晋肃容道。

    一股天下间舍我其谁的豪情从于新武的**中迸发出来。若是由自己指出了《长门怨》的错处,能够流芳千古,不也是一件雅事?他轻轻地点了点头:“好吧,切磋切磋也无妨。”

    “那我先谢过了。”孙晋再度一拱手,然后疾步走到一边,拉下了架子上搭着的蝉翼丝绸,蝉翼风一般轻轻地飘了下来,在袅袅的蝉翼中,一个端坐在琴前的美人如冰山般显露了出来。且见她半眯着眼睛,神情似怨似愁,专注地弹奏着手下的琴弦,如泣如诉的琴声便传遍了整个琴房。

    于新武的眼睛直了。脑海中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副场景:在那高耸入云的山端,他站在峭壁前,身后坐着一个美人,弹奏着《长门怨》,如神仙一般,似幻似真!

    第246章

    。于新武的眼神凝固在这一瞬间里。

    只见那女子一身素白底子点染着浅浅藕荷色的薄绸大衫,风雅绝俗却又似乎被一片风尘笼罩,竟如仙子一般,那专注的神情让人觉得她似乎已经不再食人间之烟火,令人陶醉。

    惊鸿一瞥,于新武便显得慌乱不已,可还是忍不住看到她那低垂的眉目间,和轻闭的嘴角处。竟然有如此美人,若是能得,就算忘了天下又如何?这个念头突然在他的心底出现,继而如野草般疯狂地生长着。

    “你有福。”身边一个极为冰冷的声音响起,蓦地打断了于新武的思绪,他有些恼怒地回望过去,只见孙晋用一种冷淡的声音道:“得遇高人,好好请教吧!”

    那女子慢慢地直起了身子,两袖jiāo叉在身前一福,轻启朱唇道:“宁娘从头弹,请大人指点。”

    孙晋这时轻步向门边走去,稍微拉开门,侧身走了出去,顺手又把门给带上了。

    偌大的琴房,只剩下如云如雾的丝绸,怔站在那里的于新武,和十指流动渐入佳境的宁娘。

    大明朝到了这个时候,特别是在太湖流域一带,手工业作坊和商业经济空前发达,市井文化也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托万历和朝臣的福,大家都在忙着骂来骂去,无暇他顾,于是就给民间留下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无数的**雅士,徘徊于仕途与市井之间,进则理学,退则风月,使得青楼的发展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出了一大批色艺超俗的女子,集结在南京杭州苏州这些繁华之地,高烛吟唱。勾栏瓦肆纷起效仿,昆区评弹,唱,销金烁银,烹铀燃火,竟一时之胜!以至于官场有这么一句俗语:宁做长江县令,不为**河太守。可见这方乐土成了多少人魂牵梦绕的向往之处!

    于新武的眼睛闭上了。心神却随着宁娘的琴声从这封闭的小屋里,飞到了高山处,流水间。

    乐曲恰好弹到了于新武进屋时听到的那段,宁娘的手停住了,当她抬起头看见儒雅**的他面目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