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65 章(第3/4页)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了我们的岳飞大元帅。

    岳飞在奏章上写道:“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yù复仇而报国,誓心天地,尚令稽首以称藩……

    这篇奏章的文字很儒雅,意思却非常粗暴。

    管他妈的什么议和不议和、割地不割地,先打过去再说。

    绍兴八年六月,随着金国特使、河东北路制置都总管乌陵思谋的到来。临安府内的反议和运动到达了一个顶峰。

    秘书省正字兼史馆勘校范如圭强烈反对。

    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韩世忠强烈反对。

    吏部侍郎晏敦强烈反对。

    吏部侍郎魏刚强烈反对。

    枢密院编修官胡铨强烈反对。

    ……

    其中反对最为激烈的,当属连续七次上书的枢密院副使王庶。

    王庶当时有两份奏章,在临安府内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其中一份的内容如下:“先帝北征而不复,天地鬼神为之愤怒。陛下与贼有不共戴天之仇,忍复见其使乎?其将何以为心,其将何以为容。其将何以为说?且彼之议和割地,不过画淮、画河二者而已。若曰画淮为界,则我之固有,安用和为?若曰画河为界,则东西数千里荆榛无人之地。倘我yù宿兵守之,财赋无所从出。彼必厚索岁帛以重团我矣。不若拘其使而怒之。”

    另外一份写道:

    “陛下当两宫北狩之后,龙飞睢阳,匹马渡江,扁舟航海,以至苗、刘之变,艰难万状,终无所伤。天之相陛下厚矣至矣。今虽未能克复旧疆,銮舆顺动,而大将星列,官军云屯,百度修举,较之前日,可谓小康。何苦不念父母之仇,不思宗庙之耻,不痛宫闱之辱,不恤百姓之冤,逆天违人,以事夷狄乎!”

    王庶这连续两篇奏章,几yù声声血,字字泪,更仿佛是指着高宗皇帝的鼻子在破口大骂了,几乎没有顾及到皇帝的脸皮和尊严。

    但这时候的高宗皇帝已经不是当年落难的那个九王子,他的忍耐力之强悍,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高宗皇帝不但没有怪罪于王庶,还让他参与到与金国特使的谈判之中。

    这样一来,可把我们的王庶大人给雷得不知所措了。

    完颜昌和完颜宗盘等金国鸽派的一番好意,在南宋这边居然能够引起这么大的乱子。究其原因,可能是谁也没有想到金国竟然也会有卖国贼,大家没有心理准备之下,一时乱了阵脚。

    汉jiān听说多了,谁也不曾想到会有女真jiān的出现。

    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金国鸽派的割地计划是需要南宋用“诚意”来jiāo换的。而这个所谓的“诚意”,就是南宋必须向金国称臣进贡。

    进贡还好说一点,毕竟前朝早有先例。但“称臣”就不同了,“称臣”意味着南宋朝廷还要取消国号,只能作为金国的一个藩属而存在。

    这样的代价,对于好面子的南宋军民而言,如可能够咽得下去。

    坦白讲,女zhēn rén搞政治还真的不行,卖国这般简单的事情,都要搞得两边都是天怒人怨,两头不到岸。

    有此可见,这么不靠谱的一个协议,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双输的局面。

    高宗皇帝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太好。

    在朝野上下,反对声接踵而来的情况下,高宗皇帝的变现只能是“意坚甚,往往峻拒之,或至震怒”。

    虽然如此,在群情汹涌之下,高宗皇帝还是相当的被动。最主要的一点是。高宗皇帝和秦桧他们没能列举出一个接受金国和约的原因出来。

    从军事上看,这几天岳飞、吴和韩世忠的战绩摆在那里。如今的南宋朝廷根本无需要去畏惧金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