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84 章(第1/4页)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来犯,岳家军依旧选择出城而战,而不是归缩在城内,据险而守。

    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之所以充满了悬念,是基于当时可怜的jiāo通和通讯条件;信息的极端闭塞,给指挥者的判断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正因为这个缘故。当完颜兀术满怀希望地赶到颖昌府城下,映入他眼帘的,却是排列整齐,严阵以待的岳家军时,完颜兀术突然呆住了。

    仿佛被人当头淋了一盘冷水一样,完颜兀术一时没了主意。

    眼前的这支岳家军是怎么回事,该不会是从天而降吧?

    行军布阵有两样事情最为忌讳:一是摸不清敌方的意图;一是己方的行动被敌方牵着鼻子走。

    英明神武的完颜兀术终于明白过来,不单自己在不停的调兵遣将。变换战术,岳飞也在沉着应对,甚至料敌先机。

    看着眼前这支军容整齐的岳家军,完颜兀术突然有一种无所遁形的感觉。

    但是,无论完颜兀术愿不愿意,到了这个时候,也只有顶着头皮硬上。

    他已经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颖昌城的背后就是开封府。在两者之间再没有州府级城市。

    换而言之,它既是岳家军要收复旧都占据河南的最后一块跳板,也是大金国方面保住河南最后的防线。

    它是双方的天王山,谁也输不起。

    一旦金兵输了。开封府彻底变成了一座孤城,他完颜兀术除了弃城而逃之外,别无他法;相反,假如岳家军输了,丢掉了颖昌城,失去了大部分的粮草,马上前功尽弃,不得不撤退收兵。

    大战终于开始了。

    金兵的进攻战术非常的简单---因为金人以骑兵为主,就用骑兵直接掩杀过去,然后安排步兵在后面跟上掩护。

    完颜兀术这种简单化的安排,引起了不少后人的诟病和批评,原因是骑兵与步兵的配合,有多种战术可以选择,而这些战术的威力都比实战要大得多。

    纯粹从技术的层面看,这种想法是对的。

    只不过具体到这一仗,他们的想法就大错特错了。

    事实上,简单化的安排是完颜兀术所能采用的唯一一种战术;越简单越好,越复杂越容易导致失败。

    之所以会这样,问题就出现在那些步兵的身上。

    虽然所有的史料都没有记载步兵的详细数字,但是既然金兵号称十万大军,而其中骑兵只有三万名,那么金营中步兵的数量怎么说也有好几万人。

    而这几万人大多是签军---也就是完颜兀术新抓来的壮丁。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六十二章: 颍昌大捷(二)

    凭什么说完颜兀术的步兵大多是临时抓来的壮丁?

    从一开始顺昌之役的大败到刚刚结束的小商河之败,完颜兀术已经连续输掉了六、七场硬仗;在这些败仗中,除了在第一次郾城大战中,完颜兀术只带了一万五千纯骑兵外,其余的战役都是好几万的混合兵种之间的作战。

    当金兵失败的时候,骑兵们或许还能够逃脱得掉,对于只能用两条腿走路的步兵而言,死亡和溃散是他们最有可能的下场。

    这里的溃散是指,步兵们逃离开原来的部队,各自回家去了。

    经过连续六、七场的失败,他完颜兀术的麾下还有多少万步兵供他挥霍?

    正因为如此,跟天朝解放战争后期的国军一样,临时抓壮丁是完颜兀术用以增加兵力的唯一途径。

    与完颜兀术的简单战术相比,岳家军的战术要复杂一些。

    最高指挥官王贵的做法是:三万重装步兵在正面一步步向前推进,与金国的骑兵硬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