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0章 要立地成圣的文相公(第1/3页)  大宋将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网om,。    “情况就是这样,还请两位替本王参详下吧?”

    王宁安和彦博谈过之后,顾不得休息,直接来找宋庠,恰巧宋祁也在,再加上冯京,这三位都是装了肚子孔孟之道的饱学之士,还有两个三元及第。

    用人对付人,总比王宁安这个二把刀要强多了。

    他把彦博的想法说完,就等着这三位的高论。冯京是戴罪之身,连个正经身份都没有,本来是不想说话的,可是当听说彦博居然要推翻孔孟之道,把管仲捧成圣人,实在是忍不住了!

    “无耻老贼,皓首匹夫!”

    冯京浑身颤抖,声音都变了,“亏他读了辈子书,居然悖逆圣贤,胡言乱语,彦博当伏少正卯之诛!如此老贼,留着他简直是大祸害,王爷,您可不能被他蛊惑了!”

    王宁安轻笑了声,“冯状元,彦博刚刚加了太傅之衔,是正儿经的品大员,没有足够理由,我怎么能处理他?”

    冯京不服,怒道:“背叛孔孟之道,难道不该杀吗?”

    王宁安笑了笑,“冯状元,你们人不是喜欢说言者无罪吗?”

    “那也不能胡说道啊!”

    “你怎知彦博是胡说道?”

    冯京愣住了,“西凉王,莫非你信了彦博的话?”

    王宁安摇了摇头,“我谁的话都不信……问题是这么多来淘金的人,他们可是十分喜欢相公的论调……据我所知,彦博已经让人放出风声,还写了几篇推崇管子的章,现在可是洛阳纸贵啊!”

    “没错。”宋庠答道:“确有此事,宽夫真是处心积虑,他这手高明啊!”

    冯京瞪圆了眼睛,怒冲冲道:“背叛圣贤,抛弃孔孟,大逆不道,天理不容!宋世伯,你怎么能替彦博说话?”冯大状元气得五官都扭曲了。

    宋庠摆了摆手,不满道:“老夫说过什么,做学问要用心,要弄清楚来龙去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宽夫宦海浮沉几十年,他的学问眼界都在我等之上,现在该思索的是宽夫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把握何在?如果只知道大声狂吠,点有用的见解都没有,我们岂不是辜负了王爷的信任!”

    不知不觉间,宋相公就拉近了和王宁安的距离,弄得他好像是王宁安的心腹样……敢情这些老货无耻起来,谁也不弱!

    宋庠说得的确没错,凡事都要弄清楚来龙去脉。

    儒家能被尊崇千多年,也不是凭空得来的,在春秋战国,儒家是不吃香的,真正登堂入室,被各国推崇的是法家,是兵家,就连墨家、纵横家、阴阳家,混得都比儒家好!

    为何到了汉代,武帝朝,儒家咸鱼翻身,并且兴盛千年不衰呢?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天下统,**归,除了匈奴之外,大家都是汉人,作为农耕民族,自然要追求安稳,提倡道德规矩……这么庞大的帝国,治理成本是很高的,如果光靠着法度,要安排多少官吏?每天要有多少官司,要处置多少人?

    秦法在国之地能施行,可是拓展到了天下,就二世而亡。

    有句话叫不痴不聋不做当家翁,大国必须难得糊涂,没法斤斤计较,因为成本太高了……想陈胜吴广,不就是因为担心秦法严苛,不能按时到达,会被砍脑袋,才不得已起兵造反吗?

    汉初的时候,也不是下子就选了儒家,而是先选了更加平和,更加无为的道家,但问题是有匈奴的强大压力,如何能无为而治?

    故此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选择了相对积极有为的儒家,作为治国理念。

    其实稍微思索下,就会明白,任何的选择,都是有客观原因的。后人既不必味盲从,也不必挞伐鞭笞,设身处地,你绝不会比古人高明多少。

    只是到了眼下,为什么儒家的这套又不好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