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发表第一篇论文(第2/3页)  探索人生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个消息,我立刻放下手里的电话,向科长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就急忙赶到造价信息编辑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这次校稿小样。二十天以后,在《四川建设工程造价信息》1993年第四期上,正式全文公开发表了。

    文章正式发表以后,科里的一个年轻人,上午到省造价站办事,顺便就在造价站的发行网站里,取回来一本《四川建设工程造价信息》1993年第四期。回到预算科的办公室门口,有人顺手接过这本杂志,在这本杂志上翻到了我的那篇论文。预算科里的全体成员,立刻对我发动了猛烈的攻势,他(她)们这帮家伙心真齐,纷纷逼着我请客。当时逼我打电话的那两个人,这会儿更加显示出他们的战斗力,他们居然以功臣自居,向我发起了轮番进攻。

    沸沸扬扬地说:“如果不是当初我们逼你一下,你完全就有可能永远放弃了。所以你今天必须请客。”

    只有这会儿的科长,还算是够朋友的,他这会儿真正地发挥了科长的权威:“今天中午,大家都去吃火锅,老石拿稿费请客。”

    结果包括我在内,一共去了10个人,这一下了吃掉了了80多元。扣除造价信息编辑部给我发的稿费60元,我还倒贴了20多元。

    不久以后,远在兰州地区的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设计概预算技术中心站主编《工程经济信息》1993年第4期,也转载了我的这篇题目为:《建筑工程造价的快速估算》的论文。

    我曾经向省造价站的《造价信息编辑部》咨询过,在全国的建筑工程造价信息杂志的网络中。有一个网络公约。其中规定了:建筑经济论文是可以互相交流的。兰州的那家杂志使用四川地区的杂志也是完全可以。只要他没有改动。是全文发表的。而且没有篡改作者的名义。刊登的作者姓名单位都没有变化,那他就是完全合法的。作为论文转载,没有付稿费,也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由于他们是转载四川省造价站的《四川建设工程造价信息》,这家杂志编辑部就没有给我稿费。用科里那几位年轻人的话来说:“虽然没有给你稿费,但是他们给你扬了名,也还是算可以的嘛。”

    我更没有想到的是:这片论文在《四川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省级杂志)上发表,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设计概预算技术中心站主编《工程经济信息》的转载。却为我以后的经济师晋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按照当时评定中级技术职称的相关规定,要参加评定,那必须要有两篇,及两片以上的论文。在省级以上的杂志报刊上发表过的论文中。有原文发表的。也有从其他杂志上转载的。属于转载的,在确定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的条件下,转载的论文也是算数。

    按照这个划定标准,我在《四川建设工程造价信息》1993年第四期上发表的《建筑工程造价的快速估算》的论文。同年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设计概预算技术中心站主编《工程经济信息》1993年第四期上进行转载。

    那就是说,以后我再遇上评定职称的时候。我的论文篇幅已经够数了,按规定,在省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只要满足了两篇,就可以了。再以后我就可以不用再考虑写论文的事情了。只要到了考核评定的时候,我就把《四川建设工程造价信息》1993年第四期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设计概预算技术中心站主编《工程经济信息》1993年第四期粮本杂志拿起去,直接装进有关我的考评资料袋,就可以了。

    那就是说,建筑经济论文的事情,我已经可以不再考虑了。这就给我省掉了很多的事情。

    独立完成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工程的工程预结算。这个事情,对于我,也已经不成问题。成钢厂318高炉工程,五冶所有承建的那部分工程,已经通过竣工验收,所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