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4章 综合考虑(第1/3页)  零号军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父亲突如其来的病情,让萧正阳有点措手不及,他也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下,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下去,才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父母。

    如果不离开部队的话,家里老人肯定是照顾不上,如果离开部队,选择转业的话,只有两种安排,一是在转到配偶户口所在地,也就是东港,另一种就是在入伍所在地安置,就是回原籍。

    这对萧正阳来说,都不是好的选择,都无法让他既能照顾到自己的父母,也能照顾到方丽的父母。

    如果自己的父母愿意跟自己去东港定居,还有考虑这两种选择的余地,但同时要面对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住房问题。

    难道让自己的父母跟着自己去了东港,然后租房子住吗?

    萧正阳现在既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解决父母过去之后的住房问题,甚至于他连自己的住房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更别说提这个了。

    在某个瞬间,萧正阳还动了念头,想让萧文光和孟云梅把萧集街上的这套房子卖了,然后跟他去东港买套房子,但是,这一瞬间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就被他自己否定了。

    故土难离,让父母跟自己到东港去定居,这已经是很过分的想法了,还要让他们把家里的房子卖了,这不仅仅是萧文光和孟云梅能不能同意的问题了,这是萧正阳自己都不能接受的一个选择。

    如果自己有能力,就把房子买好,把该准备的东西准备好,再把父母接过去,如果没这个本事,就不要再动这个念头了,萧正阳思考了了良久,下定了这个决心。

    除了留在部队和转业,只有第三种选择,就是病退。

    萧正阳觉得,如果真的能办的了病退,在目前这个状况下,对自己来说,好像是个最佳的选择。

    病退就是因病退休,也就是退休,退休了不用上班,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这样的话,就能更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时间,父母这边有事了,就可以回来帮助他们,方丽的父母那边有事了,又可以在东港帮他们解决。

    假如双方老人都无病无灾,身体健康,那自己还可以在找点别的事做,额外挣一份钱。

    三十出头的年龄,怎么着不能做成点事呢?

    等到自己有了一定的积蓄,有了一定的能力,再考虑把父母接到一起去住,好像比现在卖了老家的房子去东港买房子,要更容易被父母接受,也更容易被自己接受。

    萧正阳回到家的第一个星期,哪也没去,就在家待着,一边照顾萧文光,一边帮助孟云梅看着家里的商店,同时也在反复考虑,自己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家里还有十亩地,这个季节活不是太多,但也要时常去侍弄一下,有时候,孟云梅去庄稼地里打药除草,萧正阳也要去帮忙,孟云梅却死活没让他去。

    孟云梅总是说,自己能干得过来,不用萧正阳插手,其实萧正阳能明白,孟云梅是觉得他的腿有病,怕影响到他的病情。

    可怜天下父母心。

    萧文光没生病的时候,老两口还能轮换着干干农活,萧文光生了病,家里的体力活都压在了孟云梅一个人的身上。

    萧正阳想去帮忙,孟云梅不让他去,即便孟云梅让他去了,他又能做什么呢?

    当兵之前,他一直在读书,当兵之后,他一直在部队,体力他有,可是田里的那些体力活,他还真的不太会干。

    想到父母这么大年纪了,还在操劳,而自己几乎什么忙都帮不上,萧正阳的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过。

    以前在部队,身体好的时候,好歹是个军官,好歹也算是有一番前途,在家乡在亲人当中,也算是能给父母争点脸面回来,就算是老两口身体上累了,最起码心理上还是愉快的,可现在呢?

    前途没有了,身体也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