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9。野战炮(第1/3页)  崇祯的乌托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9。野战炮

    又感觉过了好久,孙元化还是没有来报告野战炮的进展情况,不仅朱崇祯等得心焦难耐就连张文远也有些心急了,他几次三番向皇上请示去问问情况,都被朱崇祯阻止了,他不想给孙元化他们添乱,增加无形的负担和压力。

    就在朱崇祯的忍耐快要达到极限的时候,孙元化终于来了。

    王承恩进到东暖阁禀告说:“启禀皇上,孙元化大人正在乾清宫外候旨,请求进谏。”

    朱崇祯还没来得及说话,张文远急不可耐地挥着手说:“赶快传”

    他忽然察觉到了自己的冒失,看了看皇上尴尬地傻笑了一下。

    朱崇祯也笑了,冲着有些惊呆了的王承恩说:“二公子都发话了,你就别愣着了,快把孙爱卿请进来吧。”

    王承恩狐疑地看着皇上和二公子心想这又是在搞什么鬼,这二公子现在越来越没有君臣之礼,皇上好像也不在乎,真是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旁边一定有王八。

    孙元化一进东暖阁发现皇上和二公子已经等在门口了。

    朱崇祯劈头问道:“是野战炮造好了吗?”

    “是是,皇上,野战炮基本上定型了,请皇上去操炮场检验定夺。”

    “好好,现在就去。”

    王承恩把东暖阁的殿门刚关好,转身走了没几步,就见东暖阁的门哗的一声就又开了,张文远出来对王承恩说:“赶快准备一下,皇上要去操演场看炮。另外通知李邦华大人也去操炮场试炮。”

    来到操演场,远远地就看到了操场上摆放的一门野战炮,巨大的车轮,让人感觉那不是一门炮而是一头猛虎。

    李邦华已经等在那里,大炮旁边还站了十几个军兵和工匠,其中还有几个佛朗哥人。

    孙元化对走近前仔细观瞧的朱崇祯介绍道:“皇上,这炮身长约五尺,是青铜制造,可打实心弹,霰弹,炮车车轮高四尺五,车轮车架都是铸铁造,这门野战炮整体重两千斤上下。”

    “炮身为什么要用青铜制造而不是铸铁制造呢?”朱崇祯不解地问道。

    孙元化解释道:“回皇上,青铜比铸铁坚固,不容易炸膛。”

    “哦,是这样,那炮架车轮都用青铜制造不是更好吗?”

    孙元化笑着说:“皇上,青铜制造有个大缺点,就是成本高,比较重。”

    朱崇祯点了点头:“哦,朕明白了,孙爱卿看来是当家人,现在造枪造炮户部肯定是一两银子也拿不出来,都要从朕的内库出,能省一点是一点,朕的内库也是有限的。”

    “皇上过奖了,臣也是想每门炮省一点,积攒多了就又能多造几门炮。”孙元化拍了拍炮身对朱崇祯说:“皇上,工匠们正在研究铁芯铜体的炮身,如果成功了,那成本,重量都能降下来不少。”

    “哦,好好。”

    说到这,朱崇祯想起了自己关于铁范的建议。

    “孙爱卿,前些日子,朕让毕爱卿他们给你们转达的关于使用铁范的建议,你们觉得怎么样啊?”

    “回皇上,关于皇上所说的铁范的想法,工匠们也觉得有些新奇,以前没有尝试过,现在臣安排了一批工匠正在摸索着研究实验,这几天刚刚有一些进展,就目前臣的感觉看,如果铁范造炮能够成功,那可是即节省时间又节省成本的大好事。”

    朱崇祯自言自语道:“真成功了是不是也可以得个大明科技进步一等奖呢?”

    周围的几个人都没说话,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有张文远偷偷地笑了一下。

    朱崇祯上上下下地仔细看了一会儿,问孙元化:“孙爱卿,这炮能打多远啊?”

    “回皇上,按照泰西火炮技师的说法,火炮向上仰角五度时,大约能打两里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