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斷藤峽之劫:敷文書院(第1/2页)  阳明之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裡靜坐調息,心緒卻久久無法安止,夏冕一閉眼就看到自己染了鮮血的那柄長劍,他所殺者一向都是死有餘辜,但那小賊,身在幽黯的洞穴裡,那雙稚氣懼駭的眼睛,也還是個十四c五歲的少年,自己的囊裡的東西再值錢,也比不過這樣的一條人命。

    為什麼擋不住那一股惡氣,總是這樣將自己帶到懊悔的境地?那一劍是怎麼揮下的?黑暗中他只見到那目光一閃,手上的劍就深入了他的心肺,血像噴泉冒出無論如何他都不該殺了他,他的來歷c目的,什麼也問不出來了,

    他跟酒樓上的那三人顯然一夥,是怎麼盯上他的?這夥人所為何來?

    靜夜裡,十多年前月光底下的那一道血注,此時又在他的心中翻湧起來。

    夏冕懊惱自己,甘泉先生引領他體察自性,依天理行動,多年來的修養功夫竟還是如此管不住盲動之氣,心性如不安在「勿忘勿助」,那要安在那裡?

    王陽明用兵一向有如神之化的讚譽,真沒想到,他竟是可以到此殺人不動心的境界,這是他所謂的「致良知」嗎?

    眼前反覆閃現著斷藤峽谷間那個劫後餘生的村落,那些斷肢殘軀

    夏冕從床席翻身而起,走到天井間,將自己埋入牆邊的一缸水中,似乎是想要澆熄心中熊熊的怒火。

    當初朝廷徵召王陽明,他一開始便主張以撫代勦,撤防兵力,說是避免殺戮,他輕責盧蘇c王受,卻重用他們去攻打斷藤峽c八寨,兩地的僮民幾遭滅族,不忍殺戮的話顯然只是藉口,如此用兵,王陽明竟只是要搶立戰功?

    世人都道王陽明仁智雙全,更有人奉他為聖者,不走這一遭,親眼見到他竟殺人如麻,怎知此人的陰狠殘酷?

    連著好幾天,夏冕尋遍峽谷,又將南寧府裡的街道c酒館走遍,想把那日遇見的藍衣女子及那幾個同黨找出來,卻一無所獲。

    這日,他走到北門街口的敷文書院,見從院內排出一條長長的人龍,人群裡的除了不少頭戴方巾的儒生,也有軍戎箭衣的武士,更多是一般百姓老少也在隊伍中。

    夏冕一打聽,才知書院內設了王守仁的靈位供士民祭拜。

    地方百姓多是未曾見過王守仁的,他們卻七嘴八舌的讚起王陽明:「巡撫大人是好官,南寧一帶戰亂已經兩年多,偏又遇到大旱,大夥都要活不下去了。王大人一來不只平息戰端,撤退軍隊,還將軍糧放出來通行賑給百姓,大小人戶每家都得到米糧,大夥兒都想自此終於重見天光,可以安居樂業了,誰知,王大人竟是病故了。」眾人道來皆嘆息不已。

    夏冕也在隊伍裡見到不少儒生頭戴孝巾,他一來就聽聞,王陽明建書院立教規,戰務緊迫,但他得暇便登席講學,雖然在南寧的時日不長,看來他也收了不少弟子。

    南寧的敷文書院是王陽明平定了思田之後,所興立的學校。南寧一帶傜c僮族人世居,儒學並不興盛,雖然也有縣學,但士子求學都為八股科考,將讀書看作晉身之階。建此書院,他委從監察御史被貶至揭陽縣擔任主簿的季本擔任主教,講論身心之學,季本是他的弟子,此舉顯然是為了收聚門生,拓展王學的勢力。

    靈堂正中是一幅王陽明的全身坐像,頭戴冠,身上穿著文官朝服,他的面容尖峭,眉宇含威。

    夏冕從未見過王陽明,從行禮的人群中轉側一旁,排成兩列的人群一一叩拜,偶見儒生涕泣動情,王陽明在這裡的時日不長,倒也攏絡了人心。

    才這樣想時,夏冕便注意到書院的四方角落皆見埋伏,那些眼線在人群中往來穿梭,目光灼灼。

    這王陽明的處事果費人猜疑,夏冕細細想來,他在嘉靖六年十一月到達梧州,嘉靖七年二月招撫了叛變的盧蘇c王受,雖撤去四省軍防但並未班師回朝,四月裡在思田興建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