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越城遺風:王門弟子(第1/1页)  阳明之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本是先生在生前,便定下學友門生定期聚講的盟約,先生以為,學問一曝十寒,遂訂下眾人定期會聚,彼此講習砥礪,薰養人格品性,也讓世俗事務勢利的習染可以遠離些。故而,眾人約訂,定期聚講之盟持續不輟。」座中一直沉默的黃弘綱此時開口,夏冕見他神情靜穆,目光清亮,一時心生好感,但也聽出話中對他有所顧忌。

    唐堯臣並不理會弘綱,仍搶著說:「不止,不止,從域中各地前來吊喪的弟子,前不久,便在先生靈前許下盟約,要在各地立基建派,眼看王學門派遍佈天下是指日可待了。」

    夏冕心中震動,立即問他:「唐兄所言的門派,所指為何?」

    「先生一生從宦行軍,講學不輟,各地方的學子跟隨他也從未斷過,影響所及,門生遍佈天下,我核計了一下,眼前正可分為江右c南中c閩粵c北方c楚中c浙中c泰州七派。當中又以此地浙中c王艮的泰州c弘綱還有挺仁所在的江右,這三派最為壯盛。」

    「唐兄如此分派,只怕是言過其實吧!」堯臣才一說完,弘綱接口,阻止他再往下說,夏冕便也不好再探問,想了一下,便拱手稱道:

    「真沒想到,朝廷這樣壓制王學,陽明先生的學說一律禁講,但王門弟子並未氣餒,反而更繼持師說,夏某心生敬佩。」

    何挺仁看著夏冕,便道:「夏兄有所不知,先生的學說被當朝壓制,也不是始自今日。當朝以朱熹所註四書制定考科,科考入仕的百官本就奉持程朱之說,自先生提出身心之學,便被看作是異端,甘泉先生也是不忍先師遭受打擊,引為知己。」他向著夏冕一拱手,接著道:「近年來朝廷為打壓,也曾科考以心學為題,出題的考官想要藉此貶抑王學,先生的弟子一見考題有棄卷而出的,不肯討好當道,也有落第的。消息傳回來,先生反而歡喜說:『聖學從此可以大明於天下了。』你道此話怎講?先生的意思是說,朝廷以國家之力貶壓王學,正使天下學子不得不加以關注,先生說天下士子為了議論王學,也必要求得真知。先生生前無懼權勢,只信良知真理,我們得先生啟發,當以此為王學真傳。」

    何挺仁的一席話,讓眾人靜默,夏冕也不得不對這群王門子弟刮目相看,他們已不只是儒生談學論道,隱然間他似乎感受到陽明書院裡有一股湧動的勢力正蘊蓄而生。

    陽明猝逝在章江僻地,朝廷撤爵停恤c禁講王學,誰想到,王門弟子正是要藉著祭弔之儀,集結各方弟子

    思緒未停,突然間眾人紛紛立起身軀,拱手禮敬,夏冕見一名神情瀟灑的中年人,牽著一個小童正閒步走來,唐堯臣方開口要介紹夏冕,那中年人已先拱手道:「我認得,夏指揮別來無恙,此番來到越城,不知是公出還是私行?」

    夏冕沒意料到南大吉會如此一問,順勢便答道:「此行本是公出,途經越城,奉甘泉先生之命,特來祭謁陽明先生。」

    南大吉本是渭南人士,在越城擔任知府時,與王陽明相交,拜入門下,《傳習錄》便是他所刻印,早些時他在朝中因為王陽明的關係,被舊朝權貴排擠而罷官,兩人在京師曾有一會,知他為官公正清明,夏冕只道他罷官後返回渭南講學,不想會在此遇見。

    眾人此時談論起陽明祠的楹聯字句,正堂楹聯該取用先生的教示,有人提到「四句教」,一直安靜立在一旁的稚齡童子,突然朗口誦念:「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他一誦出,眾人皆笑悅道好,南大吉笑著手撫小童頭頂,說:「文長小時了了,大也必佳。」小童聽見眾人讚美,臉上也無欣喜之色,雙目清澈靈動,夏冕也覺得驚奇。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