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江右風雲:青原山講會(第1/2页)  阳明之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劉霖聽見夏冕提到「淨明道」,笑道:「淨明道在江右一地流傳百年,尤其在商賈間信奉者眾,近來也受心學影響,這幅字乃蘇州知府聶豹所題。」

    王陽明與聶豹一直有書信往來,但他並未拜入王陽明門下,劉霖從聶豹又提到王門弟子在江右一帶積極傳揚王學,良知教與淨明道之間,確實也有相互幫襯,相取為用的情形。

    兩人又談到王門即將舉行的青原山講會,劉霖盛讚此乃學林士族的百年盛會。夏冕這趟江右之行,本也打算要前往青原山一探講會的虛實。辭別劉霖之後,他先傳出密函給江右境內的錦衣衛,探查淨明道與王門之間是否有相互勾結之事。

    青原山地處吉安南境,翠巒連綿,古峰奇幽,山中淨居寺乃唐代神龍年間禪宗七祖行思所創建,自古以來便是禪門的修行勝境。

    正德年間劉謹伏法之後,王陽明起復,在盧陵擔任縣令,便時在淨居寺講學,後來各方弟子會聚,每年春秋兩季便有青原山講會,王陽明過世之後,在朝廷禁講王學之際,江右一帶的王門弟子更要藉此會興盛王學。

    年初從越州回到吉安的鄒守益,便積極舉辦青原山會。夏冕一到,兩人便聯袂前往青原山,這山路間往來的幾乎都是王門弟子,夏冕不僅見到各地前來的生員學子,也有的是平民布衣,言語間也都是講修心性,讓夏冕對此地王學遍在士民之間感到驚異。

    淨居寺裡便有一處是陽明弟子講學的書院,講會尚未開辦,到這裡來往的人隨地隨時講論,已十分興盛。在青原山他見到王門弟子與寺裡的禪師往來十分融洽,也有許多是「淨明道」的信徒,儒道釋在此竟是會通無礙。

    夏冕停留了十多天,便也和這裏的弟子切磋自己體認的心學。

    他觀閱自己手上的這本《傳習錄》,大約可以判定,王陽明自認學說完成,應就是在平定宸濠之亂前後,正德十三年到十五年間,王陽明也在此時提出「致良知」,以之為聖學正眼密藏。

    他挑戰朝廷奉為正典,萬千士族讀誦的朱子學說,便是有取而代之的意圖。但鄒守益並不認為王陽明有取代朱子之說的意圖,他說:「先師也曾說過,他與朱子之心無異,只是兩人在入門下手處有毫釐千里之分,不得不辯。」

    夏冕說:「從大學章句和陽明先生所提之大學古本對照來看,所異者也只在朱子新民的「新」字,先生以為舊本當作「親」字。」

    「這只是用字差異,先師所云毫釐千里之分,還在根本處。朱子的大學章句立了本末次第,而他格物致知的入門處,是向外求事物之理,與誠意正心斷成兩截,先生談大學本末,卻是本末一如,格物致知,乃致良知於事事物物,良知乃生命主體。」

    「陽明先生的學問立在良知主體,即心體,他也說無心外之物,但他的事功成就也是世人難以企及。」

    「世人總見事功,這是外相,對先師而言,這是因緣遭遇,在江右時期他經歷勦匪c平宸濠,又經過忠泰之變,他這是從良知實踐中,更加確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難出死生,那年他寫給我的信中便云:『近來信得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往年還懷疑不夠盡全,但經歷多事,今日明白,只此良知無不具足。就好比操舟得舵,人生風波有這良知一舵,平瀾淺灘,無不如意,就是遭遇鉅風逆浪,舵柄在手,也可免於沒溺的危難』。」

    鄒守益說完之後,雙眼凝視著夏冕,這神情讓夏冕也不得不靜心省視自己,遂開口道:「良知發用本就在因緣遭遇之間,這是陽明先生所說的有主宰處,雖歷風波也是平常。」

    鄒守益接著說:「世人因朱子學說將知行看作兩截,先生因而提知行合一,這即是良知發用,在因緣遭遇間,即感即知即行,本來就是一事。」

    此時夏冕靈光一閃,便接著他的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