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一章 开山神斧开龙门(第1/5页)  大禹治水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幸运跳过了龙门的七十二尾鲤鱼,身后便天火烧断其尾。紧接着有风雨相随,张牙舞爪地飞上了青天。

    其它没能跳过龙门的鲤鱼,有的磕青了脑瓜门,有的跌暴了鱼鳃,还有的跌掉了鱼鳞。一条条垂头丧气,游回了老家养伤去了,等待着明年春天再来碰运气。

    黄河龙门下面的潭水中,一时寂静了下来,就象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只有从龙门上飞泄而下的洪水,跌入下面的深潭中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依旧震耳欲聋。

    大禹率领众人登上了龙门山。仔仔细细地打量黄河龙门的形势。

    四员天将各自将腰身一扭,升到了半空中,向四方警戒。涂娇因为带着启儿,不便登山,便留在了山下。

    龙门山,高峻惊险。站在龙门山上再看黄河,别是一番景象。

    只见黄河从北方群山的夹缝之中奔流而下。两边的高山壁立千尺。黄河流到了龙门,河面被收束成百余尺宽。湍急奔腾的洪水,突然从龙门上跌落,直下千仞,跌落进下方的龙潭。

    黄河一出龙门,河床陡然变宽,河面开阔壮观,河水缓缓流动,波光粼粼,弥漫浩淼。形成了二、三十里宽广的河套。

    河套地带黄水横流,遍地是水汊,到处是河滩,分不清哪条是主流哪条是支流。

    黄河的主流,经常东西摆动不定。有时靠近了东岸、有时靠近了西岸。

    在河套边上居住的百姓不用迁移,前三十年一直住在河东。说不准三十年之后的某一天早晨,人们一睁开眼睛便发现自己的家已经住到了河西。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勾股手拿量天尺,一会儿对着龙门,一会儿对着黄河,上下左右地测量了好一阵。说道:“这龙门太窄了一些。浩大的黄河水,流到了这里,被龙门收束成了一条窄窄的峡道,就象卡住了黄河的脖子。

    如果上游山洪暴发,洪水流到这里下泄不畅,势必给上游造成洪灾。须要再扩宽一些,方能解决问题。

    九章,你来算一算,这里的黄河的流量是多少?这龙门又有多宽?”

    九章说道:“好吧!让我来算一算。”一边说着,一边从背后取下来大算盘。

    勾股读着量天尺上量出的数据,九章噼哩啪啦地拨动着算盘珠。不大一会儿功夫,数据便出来了:如果要预防百年一遇到的洪水,需要将现有的一百尺宽的龙门再加宽一百尺。也就是将现有的龙门再加宽一倍。

    神农仔听了勾股和九章的测量和报告。悲天悯人地说道:“咱们在龙门山上凿龙门治洪水,改变了龙门的面貌。也不知道明年鲤鱼们再跳过新的龙门时,还能不能变成天龙了呢?”

    伯益接口说道:“没想到神农仔还有这样的慈悲心肠。告诉你,你尽管把心放进肚子里吧。我们将龙门凿开拓宽之后,河水下泄的力道自然也减缓了。这样不但不影响鲤鱼们跳龙门,反而使他们跳得更省劲了。今后鲤鱼们再跳龙门的时候,恐怕还要感谢咱们呢。”

    小愚说道:“我只知道跟随大禹哥哥挖山治水,好让受灾的老百姓早日返回家园,安居乐业地过日子,才不管他鲤鱼跳不跳龙门的事呢。”

    伯益听了小愚的话说得有道理,拍了拍小愚的肩膀,夸奖道:“别看小愚兄弟平时不声不响,可是说出话来却有道理。治水才是正事,别的事不归我们管,我们也管不了。”

    勾股说道:“我建议,把这些谁也不想管,谁也不愿意管和谁也管不了的事都交给神农仔去管。”

    九章说道:“对,累死他。”

    几个小兄弟斗嘴。大禹却站在龙门山上,眼望着黄河和两岸上的龙门山。心中盘算着,如何劈凿龙门的方案。

    左思右想不得要领,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