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开业(第1/2页)  香江之风起云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忙碌的生活总是过得那么快,转瞬间,各个店铺的装修工作都进入收尾环节了,最后李明带领着所有人把货架和冰柜等硬件安装好,并且按照要求一件一件把贴好标签的物品摆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冬天的太阳像月亮一样苍白无力。

    刚刚诞生的黎明如同一个嫩红的婴儿,在这浓浓的泼洒中颤了三颤,旭日披着烈烈的酒气上升,将一种无限的醉意朝四野辽阔的天空酣畅地播散开。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一号,香江中环商业街。

    李明的有佳便利店旗舰店,正式开业,其余四家也一同开业迎客。

    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并不是特意追求黄道吉日,只是恰逢其会。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迷信,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都会专门挑选一个好日子,希望有个好彩头。香江电影界就更是了,剧组通常要用猪头来祭拜,主创一起持刀切开猪头。

    后世内地的有些导演,不好好拍戏,而是要先请某位熟悉风水的老师来确定开机时间,精确到几点几分。然后要确定上香拜神的方位。真本事没有,全把心思花在这上了。

    到了时间,剧组的所有人都要参加,通常将摄影机用红布盖住,然后由剧组主创依次上香拜神,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整个过程没有人来引导,通常各行其是,最后一片混乱。

    最后掀开机器的红布,宣布开机。这个对机器的崇拜来自于胶片时代对胶片摄影机的一种技术恐惧,因为胶片摄影机一旦划片,将给剧组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机器划片是不可估计的。所以得摄影机要用红布盖住镇邪。

    今天是开业的第一天,李明起了个大早,不仅是因为昨晚紧张而没有休息好,而且自己想见一见凌晨五点半香江的样子。

    前世李明总是在朋友圈看见有人晒某某地方凌晨五点半的样子。每次都安慰自己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却没有想到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自己到底是小鸟儿还是虫儿,只有自己清楚。

    李明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往位于中环的有佳便利店走去。

    虽然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但是该有的一些宣传还是必不可少。李明没有选择在报纸上刊登开业促销广告,一方面是资金不足,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有佳便利店规模太小,总共只有五家。

    如果大规模的宣传,当消费者想要去消费时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店,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这不是饥饿营销,广告时效性很短,再加上香江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今天看过的估计明天就忘记了。

    李明不想花那个冤枉钱,现在他需要的是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只有等有佳便利店形成一定规模后,那时候才是大规模铺设广告的时候。

    到时候李明就打算利用节假日进行一波前所未有的宣传攻势,不管是电视台,纸质媒体,还是影视作品的植入,都将是李明的选择。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扩大知名度,提升销售额。

    李明借鉴了前世大街小巷上随处可见的发传单,俗称“扫街”c“扫楼”。他先是在广告公司定制了一些精美的广告。然后安排几个店员在店铺周围人流量大的地方发传单。

    便利店两个年轻漂亮的店员穿着工作服,手里拿着精心制作的宣传单,向过往的路人派发。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发传单,但是李明依旧对她们严格要求,反复强调不能强塞。除此之外,每送出去一份,都要奉上最真诚的笑脸,并且需要温柔的亲切询问。这样才能不让别人对此感到反感,进而影响顾客对有佳便利店的感观,产生相反的效果。

    李明的期望也不高,如果发出去十份,能有一位感兴趣,留下来询问几句,积少成多,那就很成功。

    这时候的市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