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章 富春第一(第1/3页)  世间沧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富春县在钱唐县西南八十里处。

    钱唐江上游名叫富春江。

    富春江源于新安郡山区,由西南流向东北,曲曲折折,先后流经富春和钱唐南岸,向东入海。

    钱唐通往富春的驿道,右侧是郁郁重山,左侧是绵绵江水,月圆高挂,六人纵马疾驰,过山逆水,一路无话,只有恣意催马之声。他们此行是为救人,内心急切之余也泛动着一丝快意。

    到达富阳县县城时,天已破晓,富春县城门刚开。

    本打算径直前往县府衙门,李逍李遥雷蕊雷蕾却叫饿连连。一夜赶路,他们四个年少,能挨住困就已很不容易了,自然是挨不住饿的。

    羊子鹏和谭静也觉得腹内空空,索性先找个地方填饱肚子再说。

    此时富春县街头刚开始有寥落的行人,大大小小的商铺开门铺货,饭馆冒着热气,开始一天的生意。

    李逍李遥雷蕊雷蕾不满足于街头的普通饭馆,牵着马寻找着心仪的早食之地,终于眼前一亮,大道一侧现出一个挂着富春第一楼牌匾的三层高楼,楼前人来人往,生意红火。

    “就是这了!”四人牵着马走到酒楼门前。

    谭静和羊子鹏跟在后面。

    店家小二迎出门来,搭眼一瞧便知六人是赶夜路刚进城的,便问:“客观是打尖还是住店?”

    “不是打尖,是大吃一顿!”李逍李遥雷蕊雷蕾不待小二引领,径直跑进楼里。

    “把马喂饱!”

    谭静和羊子鹏把六匹马交给小二,便进到楼里。

    小二招呼用人把六匹马牵到后院。

    楼中大堂里热气腾腾,食客熙熙攘攘,阳春面的香味和吃面的哧溜声充满大堂。

    另一个店小二招呼两人:“公子小姐,四位小爷在楼上雅间等候!请随我来!”

    店小二把二人领到楼上雅间。

    雅间内有一张长案,几个坐席。

    李逍李遥雷蕊雷蕾已脱了貂裘大衣,趴在窗台上看风景。

    谭静和羊子鹏也脱了大衣,来到窗边。

    雅间窗格向东临着府前大道,凭窗俯瞰,半个富春县城尽收眼底。东天旭日通红,晨光熹微,远山如墨,城内炊烟缕缕,鸡犬声声,一片祥和,处处都能感受到小城特有的惬意。

    “你们点了什么吃的?”谭静问他们四人。

    “放心,没有手指头!”他们大笑道。

    “信不信我把你们的手指头剁下来让你们吃了?”谭静道。

    四人吐着舌头,不敢再言语。

    两名侍女用铜壶铜盆端来温水,请六人漱口净手。

    又有一个侍女上菜,另一个侍女报菜名。

    “我们富春第一楼的招牌菜品:富春第一鲜!是用竹荪炖鲈鱼,竹荪是今早新采的东山竹荪,桂鱼是昨夜新捕的富春江桂鱼,都是正合时令,炖在一起,鲜美可口,汤汁嫩滑!叫富春第一鲜都委屈呢!叫大梁第一鲜也不为过!”

    “富春神仙鸡,是我们富春第二大名菜,用砂钵蒸鸡,鸡是中沙岛的仔鸡,从小吃的是小鱼小虾,不过这道神仙鸡最重要的,是砂钵!只有用桐庐县的砂钵,才能做出最鲜美的味道!吃到神仙鸡,胜过做神仙呢!”

    “清蒸芦笋……”

    ……

    “到了富春县,怎么能不吃一碗阳春面?”

    “富春白果酒,用富春的银杏果酿造,富春的白果,天下闻名呢!”

    大盘大盏,小杯小碗,摆满长案。

    李逍李遥雷蕊雷蕾见了这么一桌特色美食,把什么都抛在脑后,胡吃海塞起来。

    羊子鹏问谭静可饮酒,谭静本是不喝酒的,现在出门在外,也没了顾忌,便说要喝。羊子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