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花开银子来(第1/2页)  乱世农家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阳春四月,漫山遍野的花儿都开了,红的、黄、粉的,紫的,一朵一朵,开在了田埂上,河堤上,房前屋后,姹紫嫣红的,甚是好看。

    受到京城带回的那两盒酥糖的启发,茯苓便就地取材,摘了好些鲜花回来,每日在小院子里歪头脑袋、皱着眉的琢磨着做香膏的方法和步骤。

    前日去了趟镇上,给二弟和小妹送了些自己做的点心和腌菜,书院的先生对茯苓甚是热情,把自己的二弟是好一番夸赞,搞得茯苓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想想春闱将至,自己本就有心想让二弟去试一试,如今先生对二弟的首肯更是让茯苓对二弟信心满满。

    虽然只在书院读了一年多的书,但毕竟之前的几年里,二弟在父亲的教导下每日读书也甚是刻苦,今年的春闱倒是可以一试,这个即便这个童生的资格今年考不到,还有明年、后年,以后多的是机会。

    从镇上回来时,镇上的店铺仍是大部门关张停业,只有少数几家铺子还开着,像打铁铺子、木器铺子、酒坊、米粮铺等少数几家铺子开着,尽管开着门,却几乎无人问津。

    奇怪的是,有一家铺子却例外,那就是与“醉生楼”一墙之隔的一家名为“粉黛佳人”的红妆坊。

    要说这等民生凋敝的世道,谁还有闲钱来这等花柳之地醉生梦死呢?当然,如今还去得起这等地方的,也只有那些脑满肠肥的官府中人和家资殷实的商贾,另外就是那些无恶不作的土匪强盗。

    原本这“醉生楼”的生意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在这场饥荒中,眼看着上门的恩客是一日少过一日,自己和姑娘们没有了进项不说,再这么下去非得关张饿肚子不可。这老鸨子就急了眼,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的想法,硬是把自己的心头肉兼镇店宝贝“柳如霜”从清倌人变成了挂牌姑娘,正式接了客。

    要说这“柳如霜”也是个苦命人,本是南方一大户人家的小姐,无奈幼年时家道便已中落,父母病故后被抚养她的舅妈卖给了扬州一个专养“瘦马”的嬤嬤,嬤嬤见这女娃娃眉清目秀的,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便把她当作一等“瘦马”来*,前不久便被是被这嬤嬤高价卖入这“醉生楼”。

    这“醉生楼”的老鸨子本想着如今年景不好,这么好的美人儿放出来也卖不上价,白白浪费了好资源,于是便把柳如霜做清倌人养着,之前也只是会会一些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出来唱个小曲儿,吟个诗作个赋什么的,即便如此,那些慕名而来的人仍是趋之若鹜。

    再后来,那些个附庸风雅的恩客们对柳如霜这只能看不能摸的“水中月亮”也就渐渐失去了耐心,加上物价飞涨,富人的日子也不好过,也就没了客人。

    但却有一点,这些恩客们在老鸨子那儿都是留了话了的,话的内容出奇的一致:说只要是柳如霜挂牌接客,不惜千金也要做那如霜姑娘的第一个入幕之宾,让老鸨子务必通知他们。”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如今“醉生楼”的宾客盈门之象,那些个楼里的姑娘们也都是沾了柳如霜的光,连带着生意也好起来。

    而那开在“醉生楼”隔壁的“粉黛佳人”红妆坊便也因为楼里的姑娘们的经常光顾和官差的家眷偶而买几盒香粉得以在这乱世中屹立不倒。

    在红妆坊里买了一盒香膏,连带着打听到了这样一则消息,茯苓心里顿时有了一个想法,何不等自己的香膏做成之后先拿到这红妆坊试试水呢?

    每天窝在自己的小院里,茯苓除了对着那盒买来的香膏发呆就是把那些花花草草的连同买来的茶油等原料,又是放水里泡,又是放锅里煮的,倒腾了好几天,终于做成了第一批香膏,并用剩余的材料做了一些精油香皂出来。

    在红妆坊的香膏基础上,茯苓作了改良,把香膏的味道做成了淡雅的茉莉香膏、中度芳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