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院长常常感叹惋惜这小孙女投错了胎,偏生了个女儿身,若是男儿,必定一朝金榜题名,建功立业。
纵观大梁,举国上下至今仍无一所女子书院,朝中为官者均为清一色男子,凡重大祭祀庆典、家中贵客到访时,女子皆应回避。
即便是寻常百姓家中,女儿一生下来是入不得族谱的,死后也进不得娘家的祠堂,死后倒是可以进夫家的祠堂,不过却是做为丈夫的附属品,牌位上的名字也只能写某某氏之墓,还要夫家的姓氏在前。
大户人家的小姐大多在家中习琴棋书画,寻常百姓家的女儿在学习女红、织布、厨艺等家事外,为生计所迫,偶尔也是要在田间和市井街头抛头露面的。
这儿倒没特别要求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没有要女子缠足等变态的规矩,即便如此,女子要去书院读书却是不被世人所理解的。
历朝历代,也没有为女子设的恩科,女子要想读书考科举,那是痴人说梦。
也就是生在孙院长这样的书香世家,偏又有一位做院长的爷爷,自然有这个特权为自己心爱的孙女儿在男子的书院辟出一席之地来,以满足孙女那颗爱读书的心。
而紫苏也是福气和运气使然,碰到了孙院长,想着有个女娃儿一起伴读,在这男子的书院要方便些,便招了紫苏入学。
紫苏自进书院以来,每日和孙碧柔一起,虽说不到一年的时间,学业上的进步却是很大,即便知道以后不能像男子那般进入仕途,这读好了书,以后可以做的事却也很多。
可以开一家女子书院,也可以学医,即便什么都不做,每日看看书写写字也是乐趣,紫苏想来就觉得有书读甚好。
四月下旬,先生们带着书院里的十个学子,乘了几辆马车一起去了炎城,准备这次的童生考试,二哥靖廉也在其中。
书院给其它不参加童子试的学生放了两天休沐假,趁这个机会,紫苏乘上李大爷的牛车就往家赶。
二哥临走之前交代过自己,这个假期一定要回家看看大姐,免得大姐担心。紫苏嘟着嘴有些不满的想:好像是你一个人的大姐似的,你不说我难道就不知道回去?
在书院里整日吃饭堂的饭菜,实在腻味的很,这次回去不知道大姐又会做些什么好吃的给自己加餐,光是想想就流口水……
………………………………………………………………………………………………………………………
童子试顺利过关的靖廉满心欢喜的回到书院,本想和先生告假一日回家中向大姐报喜,却不料等来的却是大姐的噩耗……
任凭二哥再怎么摇晃和呼喊,被吓傻了的紫苏除了哭什么也说不出,还能说些什么呢?
任谁也不会相信,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就烧成了那一地的炭灰?……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