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立项了,那么首要任务,就要把剧本写出来,或者有个剧本概要,才好一步一步往下走。
在西桂电影集团几个人入住的酒店租了间会议室里。
徐启华,杨阳(徐启华请的律师)。
西桂电影集团方面:李大华,方芳,刘洋,邱国健(制作部经理),李运成(编剧),张宇,江罗,李钢,后面三个是策划,还有一个律师。
一票人聚在一起,商议剧本概要。
徐启华先说道:“既然《灭国》的立意是我先提出来的,那么我就先说说我的思路,大家集思广益,补充丰满血肉。”
大家点头,没有异议。
徐启华说道:“麻烦李编剧记录!”
李运成扬扬纸笔,表示准备妥当。
徐启华点了一根烟,思考良久,说道:“我们的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唐朝高宗时期,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显庆五年,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夷灭百济。
所以,我们影片的建筑风格,各种道具,人物衣着,及风俗,都要符合这个时期特征。
这里,要请一两名对该时期非常有研究的历史专家来顾问指导,要充分展现真实大唐的强大辉煌。
至于百济新罗的人物造型什么的,就按南韩的历史剧弄,建筑要矮小破旧,衣物怎么破烂怎么弄,蛮荒之地嘛,怎么野蛮怎么来。
指向明确,影射意味清晰,要让观众明白,这就是南韩的祖宗国!”
一票人轰然大笑。
方芳说道:“这不就是好莱坞对某些国家妖魔化的套路吗?!”
徐启化说道:“对,就是这个套路。这个套路美利坚观众很买帐,所以我们要借鉴。”
徐启华喝口水,润润嗓子,接着说道:“影片开场,第一幕,就是一片大型兵工场,里面人员众多,工匠繁忙,编甲衣,试头盔,修枪磨刀,较弓制箭。井然有序地准备战争工作。
这只是陆军的工场。还有更大型的海军工场,大大小小的各类战船制造。苏定方率军十三万,横渡黄海,船是必不可少的。唐朝国力强大,这战船一定要大要多。
想想。几万工匠在海边搭棚造船,在高大的战船底下蚂蚁般忙碌。工作时,人们高喊劳动口号,呼喊的声音,山崩海啸。
那恢宏的场景,能不让人热血沸腾?!要注意的是,工匠们的工艺技术,要表现得古老传统。我国农村里,有很多技艺精湛的老匠人,不管是铁匠木匠造船工匠,一律要请几位来指导顾问。
细节决定成败。不要给我省钱,3亿多的预算,按我们的购买力算,能当老美的1亿美元花了的。足够!”
徐启华看了看西桂电影集团的几个人,这几个人神情略显激动,估计是徐启华描述的大场面给弄的。
“第二幕。”徐启华顿了顿,说道,“大唐不是灭了突厥吗?阿史那杜尔都给唐太宗殉葬了!所以,这十三万大军里,肯定得有千儿八百的突厥战士随军出征。
突厥有白种人,黄种人,还有混血的人。我们这里,要请百儿八十的欧美白种人作群众演员,充当突厥战士。
白种人嘛,野蛮人,横行霸道惯了的,军纪不行,强买强卖,欺负妇孺,强抢民女。这种戏码要安排一出。
出于严肃军纪,苏大将军肯定要斩几颗脑袋示下众的,以儆效尤。于是,那些个为非作歹的白种人就要倒霉了。大军启程出征时,苏大将军一声令下,斩首示众。
于是,在海鸥飞舞的蓝天下,在洁白的海边沙滩上,跪排着一溜儿披头散发的白种人突厥战士,身后肃立着一排彪悍的大唐战士,手持鬼头大刀。
话说,那时有鬼头刀了么?没有的话就改用大斧,大斧砍头效果更佳!斧落头断,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