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工作会议(第2/7页)  电影新思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呈半原始状态的。

    邱国健接着说道:“这片开阔地和海岸南北走向,长度三四公里。北段海边水深七八米,南段海边有沙滩,海水深浅很不规则,深的地方也有七八米,浅的才两三米。在这种地形,我们这两个工场怎么建?造船工场的建设地有什么讲究?制造什么样的船?”

    徐启华想了想,说道:“据我所知,我们那地方造船是要临江的,船造好了,喊几十上百人用力推下水就行了,很简单,但是也很费劲。我自己就推过,还混过一两顿饭吃。”

    周围有人笑。

    徐启华转向历史顾问,问道:“陶教授,您的看法呢?”

    陶达城说道:“唐杜佑《通典》记载,当时的军用船舰有六种,楼船,斗舰,海鹘,艨艟,走舸,游艇。楼船是特大型船,斗舰大型船,海鹘艨艟是中型船,走舸,游艇都是小型船。

    小船,在海边做好,自然是用人力推下水的。大中型船,则要用到船台滑道。

    具体做法,先在倾斜的船台上做好船壳骨架,利用滑道滑下水,然后再建甲板,船舱或楼层。

    这个船从滑道下滑有两种,一种纵向,一种横向。纵向是船尾先下水,横向是船侧面先下水。”

    “不是利用船坞造船的吗?就是海边挖一个大坑,在坑内把船壳骨架做好,再引海水进坑,使船浮起来,然后弄到海上去。”有人发话疑问。

    陶教授解释道:“船坞是宋代人发明的,唐朝还没有这种技术。”

    徐启华说道:“工场就建在海水较深的北段。至于造什么船,我们就造陶教授说的这几种船,楼船和大中型船每种造两艘,小型船每种造个四五艘。

    我知道,类似小型战船的木船,一艘的造价五六万,就算战船贵点,顶多也就十几二十万一艘。

    小船载人三四十个,中型船载人一两百,造价算小船的五倍,大型船载四五百人,楼船载八百人。如此推算,全部船舰造好,预算有个3千万就足够了的!

    当然,我们这些个船,请技术好的老船匠指导,年轻木工动手,材料自己买,这样就能省一点。”

    徐启华考虑了一下,转对陶教授说道:“唐朝是不是还有一种车船?这种船能出海吗?”

    陶教授说道:“这种车船在灭百济之战后,将近一百年,史料才有所记载。当时苏定方渡海远征肯定是没有的。”

    徐启华说道:“可惜了!这种车船貌似很高大上啊,充满科技感,跟同时期那些西方蛮夷的船舰相比,能把他们踩到十八层地狱里去!”

    徐启华对邱国健说道:“你有与当地正府联系沟通过吗?他们有什么想法?”

    邱国健说道:“有。考察了那个小渔村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就与当地正府沟通,他们愿意以土地人股,搞一个旅游景点。”

    徐启华点点头,说道:“这就好办了。我的决定是,在海岸北段建两个工场,一个兵械工场,一个造船工场。这个造船工场滨海,场内同时建造四个船台滑道,特大,大,中,小四型都要有。

    南段,建一座大型兵营。同时,沿着海边,建一条木栈道。它那段海岸线有多长,这木栈道就建多长!

    要特别注意的是,唐朝的建筑,多是气魄雄伟,严整开朗的,不管是工场,船台滑道,木栈道,兵营,都要往宏大雄伟的方向弄,别给我建得抠抠索索小里小气的!

    对了,工场建筑上的瓦面,不管用筒瓦还是什么瓦,绝对不能用黄色的,黄色为皇家专用色。

    说到这里,我要提醒一下服装组那边,古代有非常严格的服色制度,什么官穿什么颜色的服装,所以设计的时候,不能乱来!”

    徐启华拍拍手,以引起众人的注意力,说道:“我和陶教授所说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