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特别是一些小细节,多听取他的意见。当然,我们是在拍电影,视觉效果因素还是需要考虑的。公常服这块,我授权给你作主,你决定定型!”
陈小梅有点小激动,谢过徐启华的信任。
那边厢,道具组主管张朝义正在准备播放各款装备的幻灯片。
美术组主管刘大伟说道:“我们画的装备图纸,还没有来得及与陶教授沟通。”
“没关系,弄错了改就是。我们一项一项来吧。”
徐启华看看图纸,说道。
“唐朝府兵是要自备横刀以及弓箭的。刀一把,弓一张,矢三十。由于是自备的东西,难免就会五花八门的。但唐史又明确记载,唐弓有四种,长弓,角弓,稍弓,格弓。格弓,胡里花俏的,羽仪所执,不是实战弓,排除掉。
图纸这里只有角弓和稍弓,还得加上长弓。步兵三种都用,力气大的用长弓,中等力气用角弓,力气稍小用稍弓。
骑兵则统一用角弓。这个弓韬,装角弓和稍弓,合适。这个长弓怎么佩戴,上了弦斜挎在背上,这会不会阻碍灵活挥刀?这样吧,非战斗时,长弓就下了弦,用背带挎在背后,就像抗日战争时背上了刺刀的步枪一样。”
美术和道具两位主管点头,表示听懂了。
“接下来,五种弩,有绞车弩,伏远弩,擘张弩,角弓弩,单弓弩,漂亮!”
徐启华沉吟一下,说道。
“还要加一种小巧的手弩,斥候专用。箭矢,木杆箭,竹杆箭,铁杆箭,带羽弓用箭,不带羽的长短粗细不一的几种弩用箭,胡禄装弓用箭,箭囊装弩用箭。齐全了!强调一下,记得加上手弩!”
徐启华翻动图纸,看长短横刀和长枪,没问题,符合自己的心中所想的形象。四种盾,有方形长盾,有圆盾,锥形盾,还有一种圆盘锯似的盾。什么鬼?!这是盾还是兵器?!
徐启华眉头一皱,说道:“大哥啊,我们不是拍《长城》续集,怎么把圆盘锯都弄出来了?”
有些人忍禁不住,笑出声来。
张朝义和刘大伟都有点不好意思。
“这些盾还金色,银色,红色,黑色,五颜六色,盾面还雕龙镂虎的,生怕别人一枪捅它不破,故意弄薄点,嫌死得不够快啊!”
徐启华实在忍不住,奚落了几句。
“我们就用三种盾,一种长枪兵用的长方形盾,一种刀盾兵用的小圆盾,一种骑兵用的更小的圆盾。枪兵是怎么用盾的?古代战场嘛,士兵是要结阵而战的,比如一队五十个人,二十五人持盾挡前面,后面也躲藏二十五人,持枪伺机出击,打的是配合战。
这三种盾,我们设定它们都是坚韧木料制成,盾面蒙上生牛皮,不要那些乱七八糟的纹路,盾牌只浅浅烙印左武卫左骁卫字样的军团番号就行。”
徐启翻动盾牌图纸,盾牌的里面结构也有画出来,说道:“每种盾里还藏了一把匕首,设计很赞,这个可以有,保留!”
徐启华想了想,转对李运成说道:“人物对白中,有说到盾的,把盾改成彭排。唐人把盾叫彭排。”
徐启华忍着想抽一根烟的冲动,扬扬手中的图纸,接着说道:“这几种盔甲,明光甲,山文甲,乌锤甲,样式可以,但怎么全都是金黄色的呢?!
前面说过了,黄色,具体说是赤黄色,为皇家专用色,其他官民是不会随便用的!
虽然武德令中规定流外官及庶人服黄,但大多数平头老百姓还是穿白衣,所谓的布衣白丁,说的就是庶民。即使有穿黄衣的庶民,他们的黄衣也只是土黄色而已,跟赤黄,金黄,明黄相差很远。
唐高宗总章元年,即668年,皇帝下令,官民一律禁止穿黄色衣物。我们的故事发生在660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