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徐启华有序地忙碌着。
各种各类的服装道具确认生产,并陆续有交货,盔甲弩具等比较复杂的道具还需一些时日才有成品出来。
特效公司也已经开始各种装备的建模工作。
设计院也完成了勘测工作,完成了木栈道的施工图纸。
邱国健来电报告,说工程已经开始施工。
外联制片前去各地租用场景驴马等的人也都有任务完成的工作回报。
派到北方拍摄自然山川风景的小组,陆续有远程传回的航拍片子。
徐启华看了,高度清晰,且画面大气磅礴,非常好。
这边厢,李运成,徐月希两个版本的分镜头剧本也已完成。以这两版分镜头剧本为基础,徐启华鼓捣出自己具有导演视野的分镜头剧本,并责成美术组的画工画出分镜头脚本。
钟家良那边,所有的角色的饰演者也已确定。
一切准备就绪!
12月16号,除了小宋嘉,演员们都来露了个脸。
保建锋和陶则如来报个到,但需要他们上场拍摄的时间还遥遥无期,所以又走了。
倒是罗老爷子,说要随团免费旅游。
12月17号,工作会议。
这次会议讨论了场景镜头的拍摄顺序。在现有的条件下,能拍摄的场景不多。盔甲不到位,只能拍摄角色穿公常服的镜头。
由于女主角也没到位,所以,能开展拍摄工作的只有两个场景。一个场景是男主出生地的村落,另一个是百济的宫廷戏。
于是,徐启华决定兵分两路,分两个组同时开展工作。
国内村落场,徐启华亲自带队,副导钟家良万传原协助。
国外南韩宫廷场,方芳带队,副导演向天佐冯祥树负责拍摄工作,编剧李运成协助。
向天佐冯祥树都是有独立执导经验的人,向天佐的作品风格叙事细腻,细节表现很突出。冯祥树的作品风格却是画面艳丽,构图别具一格,非常有视觉艺术性。这两人能很好互补。
国外这路剧组,徐启华给予他们相当大的权力,聘用当地演员用当地语言表演,聘用当地历史顾问,租用除了服装已确定外的其它所有道具包括宫廷侍卫的盔甲等。
徐启华特别强调露胸装,所露出来的圆圆的东西的形状的多样性。徐启华强调,这是对国内观众派发的福利,也是影片的重要的卖点。
当然,出国工作,签证什么的相当麻烦!不过李大华表示,电影集团这边的主要工作就是与外国搞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合拍片的,对于签证什么的办出国手续,很熟悉,且有一定的关系人脉,所以,出国事宜,小事一桩。
由于邱国健已去负责海边建筑的建设不能跟组,摄影师也都分派了一些出去,所以,人事方面稍微调整了一下。
电影集团派出副总经理担任制作人,此人名叫左晖。也多增加了两名摄影师,陆铭马荣。其它各部门也都有相应的人手增加。
12月18号,剧组分陆空两路奔赴西山省宁乡搭尔坡。
12月21号,会合了小宋嘉的剧组进驻搭尔坡村。
12月22号,正式开拍。没有搞开机仪式或者召开新闻发布会什么的。
“各部门通报准备情况!”徐启华坐在监视器前,用对讲机说道。
“演员就位,准备完毕!”
“摄影机准备完毕!”
“录音准备完毕!”
“灯光准备完毕!”
“动作组准备完毕!”
钟家良手抓一支喇叭,在现场调度,清场。他凌晨三点多就起来安排拍摄工作了,眼珠子熬得红红的。
徐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