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电影成片(第2/4页)  电影新思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钟家良每天都待在天工异彩公司的剪辑室里,忙碌着审核特效画面,是否需要修改,确定出镜特效画面,然后逐镜逐镜剪接录入。

    特效录入完成,接下来的就是给影片配音配乐。

    一部电影的拍摄,声和画是分两个系统录入的。

    徐启华在拍摄现场所看的监视器里,声画是同步的,但那时的声音,还算是比较粗糙,什么杂音噪音都有。

    关于配音配乐,徐启华决定整部影片摒弃配乐。

    但是,要放大影片中各种声音的音效。诸如用刀子杀人,刀刃入肉时,以及人临死时各种五花八门的抽搐挣扎哀嚎的声息。

    诸如军队行军时,慢快脚步声马蹄声,缓急号角声。战斗时,鼓角号令声,弦动之声,箭矢破空之声,单箭矢独发时是什么声音,万箭破空时又是什么声音,各种兵器互相交击时什么声音。

    总而言之,就是要把音效做到极致。让观众在影院中,听到各种人类被杀临死时的声音,就会毛骨悚然,甚至尖叫出声。让观众们在影院中,每每听到战斗结束时,唐军士兵嘶吼“大唐万岁”,就会肾上腺素激增。

    配乐?烤,那玩意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好不好?观众们花几十上百大文进影院,可不是为了听音乐去的,谁不想听听日常没机会听到的声音呢!

    徐启华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每次观看大阅兵,听到庄严的口令声和战士们雄壮的脚步声时,正激动着呢,那些王八羔子就会把各种乱七八糟的伴乐贴进来。

    搞什么?顶你个肺,徐启华杀人的心都有了,谁特么爱听那些个垃圾伴奏?!

    也不是全部都不要配乐啦,片尾男主角起骸骨,苏大将军和唐军呼喊牺牲战友“兄弟们,回家了”那场戏及之后,徐启华决定要配上一段伴乐,直至字幕结束。

    为了这段伴乐,徐启华特地回了一趟家乡,找了一个专门为死人超度的民间假道士小团体,就为了录下他们念经时所敲打的乐声。

    话说,这个假道士团体所用的乐器挺有意思的。空心木块,小鼓,大小锣,小铙钹,还有一种不知什么名目的乐器。这种不知名乐器,是三块厚薄不一的小铜片,吊绑在一根木杈上,然后用一根竹签串上榄核或者山枣核,在三块铜片上来回敲打,发出不同程度的清脆响声。

    简陋得令人发指的乐器,却能敲打出令人着迷的动听的乐音。

    小时候,徐启华还和小伙伴们专门跑到人家灵堂里蹭听这种念经时专配的音乐。可想而知,连小孩子都压抑着极大的恐惧,跑到装着死人的棺材前聆听这种音乐,其魅力非同一般!

    当徐启华回到京城,把录好的伴乐配上那场戏画面,然后试放映,当场的很多工作人员,眼睛有不同程度的湿润。就连女老外玫瑰小姐,都流泪了!

    徐启华很好奇地问玫瑰,我们华夏人之所以悲伤,因为死者为大,尤其是还涉及到为国捐躯的祖先,因为这就是我们的核心文化之一。你一个外国友人,也能看懂这段影片所蕴含的意义?!

    玫瑰小姐拒绝回答。

    事后有人告知徐启华,这个玫瑰已经是华夏媳妇,她老公是国内一名小有名气的画家。不但玫瑰,就连base fx公司的杰克也娶了一个华夏女人老婆,孩子都有了。

    顶你个肺,徐启华咬牙,外国女人嫁到华夏我们举双手欢迎,但我们国内好几千万光棍,死男老外还来抢女人?!有空了非得整死你。

    徐启华现在当然没空。

    这时候,《灭国》电影片完全成片,影片的制作部分全部完成。当然,还有片头片尾字幕,还没有完成,这是影片送审过审之后的事。

    当务之急,是把电影片拿去送审。

    七月初,徐启华回到西桂省城,把完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