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帻巾(第3/4页)  覆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是好东西,文章用上这些东西以后,概念与意义确实表达的更清晰后来的人也都一直奇怪,为什么中国的文明那么发达而且一直延续不断,可标点符号这个东西上却一直这么粗略呢?

    “别的暂且不说,”一番讲解后,蔡邕终究是率先开口表示赞同。“这问号与叹号还是很恰当的,诗经中有些辞句情感丰沛而自然,便是氓首也懂得是问句与叹句。至于冒号与引号,论语更是第一个少不了,刘公与卢公不愧是海内大儒,我当上表朝廷将这些标识立为规范”

    “咳!”公孙瓒忽然忍不住用自己的大嗓门打断了对方。“不敢当蔡郎中谬赞,这问号与叹号,正是两位师长所得,而这冒号与引号,却是我们三兄弟呃,还有王邑王师兄,日有所思夜有考,最后冥思苦想得来的!”

    蔡邕如同吃了苍蝇一般,但终于是无可奈何:“贤昆仲与这位太原王氏子弟的功劳自然也是有的,我蔡邕一定会如实上报,断然不会有所隐瞒。”

    此言一出,莫说是公孙兄弟了,就连这些日子因为跟三兄弟呆一块而一直挺别扭的王邑王文都忍不住眉飞舞了起来没人指望这种东西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比如封个爵位什么的,但是蔡邕天下名士,他的正式上表无疑是一种认证!以后见了谁谁谁的时候,把这事拿出来吹嘘一番,估计也没人能反驳了。

    就这样,瞎折腾了一阵子以后,作为不缺钱的主,心情不错的公孙珣自然要有所表示。于是很快一堆夏秋之交的新鲜蔬果就被送了上来,这年头西瓜c葡萄什么的也没普及,但是山楂c木瓜c酸枣c菱角c板栗之类的东西也是不缺的。

    而且人家公孙珣还说了,这都是按照诗经以及古文中典故来安排的,比如什么“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木瓜还有“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的菱角以及“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的板栗

    其他人倒也罢了,也就是吃个新鲜,顺便吟诵两句诗经,唯独蔡邕,心里对这几个咄咄逼人的年轻士子有气,抱着多吃一点是一点的想法,愣是独自啃了两个大木瓜下去于是乎,等到用过晚饭,夏秋之际的冷风一起,这蔡邕只觉得满肚子难受,竟然是跑到茅厕中半日都没起来,也不知道此番是亏了还是赚了。

    就这还不算!

    正是在这茅厕里,这蔡邕蔡伯喈遭遇到了人生中最惨烈的一次打击。

    话说,天已经暗下来,人家蔡郎中正在最里面的木板隔间中蹲着呢,忽然听到脚步嘈杂,然后就是几个耳熟的声音从附近响起,正是那公孙兄弟来此小解。于是他立即屏声息气,生怕被这几人注意到自己的丑态。

    然而未曾想到,这几人竟然主动提及到了自己。

    “兄长,那蔡郎中也是天下名士,”最先开口的乃是那个年级最小叫公孙越的,听他这话还有几分实在。“你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拿他做筏呢?”

    “哎,”回复此人的赫然是那个最讨人嫌叫公孙珣的。“你不晓得,这蔡伯喈乃是朝中少有的真正老实人,而这老实人嘛,如今实在少见,既然遇到了,自然要物尽其用。”

    蔡邕闻言心中一声冷笑,却也不想辩驳什么毕竟,这道德君子之事几个年轻人懂什么?

    “珣弟说的对。”又一个声音响起,而且格外响亮,不用猜都知道是那个大嗓门的公孙瓒。“如今老实人是越来越难找了,而且着老实人还有一个好处,便是你无论怎么拿他做筏,他都不会含恨在心的正如许攸所言,这蔡伯喈确实难得,不用白不用。”

    蔡邕这时候已经有了些火气了,莫非老实人欠你们的?但多年的养气功夫还是让他忍了下来君子之道,何须与这些年轻人计较?大不了以后少跟那许攸来往便是。

    然而少倾片刻,这公孙瓒忽然又开口笑道:“对了,珣弟之前未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