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三面终成围(第3/5页)  覆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动,凛然呵斥。“素来为中原士人不值,可值此国家昏乱之际,我这个皮肤若不提刀廓清河北,使半个天下重归正轨,难道要放任他战乱纷纷,瘟疫饥馁横行吗?而你从我少年时便负刀相从,实为元勋,我既理事,无论大小宽窄,身侧岂能无你一席之地?!”

    韩当叩首于地,不敢再言,周围人也纷纷出列,凛然拱手。

    “同样的道理,”公孙珣环视左右,从容言道。“今日既然定分,便干脆一些……娄圭,还有在长安的王修,既然是我卫将军府臣,便不可越矩,三人皆如正南去赵相一般,去将军号!”

    娄圭不敢多言,赶紧与韩当一起俯身称命,口称主公。

    “其余诸军师中郎将……”公孙珣目光扫过田丰与荀攸,放缓语气道。“亦当如此,我当表奏朝廷,加军师部为将军府直属,诸军师改六百石,直属于幕府,但可上表朝廷,以诸军师大功,额外加侍中衔,以示尊重!”

    荀攸缓缓称命,田丰欲言又止,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他身上还有卫将军府所领曹掾职司,于是也只好俯身称命。

    “事情就到这里。”公孙珣望着帐中乌压压人头,复又看向辛苦记录完毕的王象,不由悠悠一叹。“羲伯不要停,最后一段肺腑之言,无不可示于天下……你们也都起来抬头看我。”

    众人依命而起,肃然而立。

    “其实我也知道,此番以卫将军府私僚统帅诸州牧、将军,着实有人会说我有悖逆之心,妄想在河北取汉室而代之,私下暗室骂我的,定然更多。”公孙珣扶着椅背昂然言道。“但我不在乎。因为刚刚我就说了,之前在渭水也说,未央宫也说了,高粱亭也说了,今日不在乎再说一遍……灵帝以下,那些人把天下祸害成这样,我不出来整理河山谁来?而且大汉朝沦落到今日这个州郡割据,无处不战宛如末世的情形,恰恰说明那些人所寄生的旧制早已经腐朽不堪,正要人出来鼎革天下,重树新制!而我,所谓辽西一匹夫,天下归属于我到底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在辽西驰马读来的痛快,之所以在此割量天下,不是为了得城得地,而是看到旧制无用,以至于苍生有倒悬之苦,黎庶无立足之地,所以要才改良旧制,建立新政,好让这天下人早早走出这乱世之余,莫要再陷入百余年便民不聊生之局面。”

    “当然我知道。”言至此处,公孙珣语气忽然飘忽了起来。“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信我,还是以为我是汉贼,还是要与我势不两立……这是正常的,因为我一辽西匹夫,是没有资格让那些人信我,以我为前导行此事的。于是有人不愿前行,有人想要另辟蹊径,于是便有了袁绍今日之速起速败,而且将来还会有人自以为忠臣志士,再与我相争,这种人看起来弱小,但比袁绍难对付的多了……但我还是不在乎!因为此世既为大争之世,想与我争,不管是争什么,袁绍覆灭之后,都要先问过我河北、关西九州四十二郡数十万北地强军之后,再论其他!”

    “我要北归去视察春耕了,还有人有什么言语吗?”满帐鸦雀无声中,公孙珣环视左右。“若无言语,我便视你们为我心腹臂膀,欲随我行此逆天之事,死而无怨,若有言语,速速讲来,过期不候!”

    帐中依旧沉默不语。

    “臣……”过了许久,竟然是吕范率先开了口。“臣、臣请君侯……主公赐刀。”

    “不给。”公孙珣收起抚摸了一晚上的刀子,放于腰中,面无表情。

    “是!”吕范立即收声。

    “还有什么吗?”公孙珣四顾追问。“大小事皆可言,公私事皆可论……”

    “原定计划……”娄圭若有所思。

    “来不及了。”公孙珣干脆答道。“而且相隔太远,也不是我们能随时控制的,你们自己随机应变,看着办就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