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天龙下天门(第2/3页)  大仙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观鱼,上封禅台。”大祭酒再次提醒道。

    李观鱼整个人身体僵硬了一下,然后握了握薛梨花的手,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笑脸,紧跟着走上稷下学宫一百零八阶封禅台,屏气凝神,感应天地气机。

    所谓的气机感应,则是运用己身窍穴气机与天地气机取得共鸣,这种共鸣越是强烈,天地之间出现的景象也就会越剧烈。

    李观鱼一片灵台什么都没有,脑海中一片空白,但就在此时,冥冥中有一股力量从天灵盖传递到四肢百骸,紧接着像是拥有某种神奇乾坤清气一样突然在自己那片虚无的灵台位置充盈如潮。

    龙雀齐鸣。

    “这个孩子,真的是···真的是······”大祭酒一时间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语,这样完美的妖孽天赋,以他一百八十年的修为心境,都要忍不住艳羡一下,赞叹一声。

    天人感应,异象顿生。

    八部天龙下天门。

    就在众人都陷入不可思议之时,大风卷动,猎猎作响,三十三天风云变化而紫气东来,紫气之中又有八部天龙吟诵浩荡气机。

    八道紫电虹光降世,骤然间划破天际,紫色天雷在晴空霹雳作响,轰然一声,天地为之一震。

    大风起兮云飞扬,天生异象兮震八方,李观鱼衣裳烈烈,长袖鼓荡,挺拔身姿立于封禅台之上,周身几百丈天龙气机盘桓,犹如蛟龙出海,天地之间浩然正气鼓荡如龙卷。

    那八道飞流虹光,终于在李观鱼身前缠绕片刻之后化为流光陆续缓缓渗入眉心至灵台,此时,风静,云消,天朗气清,乾坤一片清新。

    一时间,稷下学宫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盯着李观鱼,一时之间竟无言可说,怎么说总感觉的有些词不达意。

    天地大静。

    此奇观百年难得一见,学宫四五万人见李观鱼一步一步走下封禅台,一步之下,大风扶摇,如天人降世,唯有拜伏而已。

    第二天一早,李观鱼就被老夫子叫到了藏经楼。

    老夫子搁笔,伸手捋着稀疏的小胡子,给李观鱼递过去一杯罐罐茶,脸上的笑容慈祥又平和,“看看,我这幅字怎么样?”

    罐罐茶,并不是茶的种类,如龙井c铁观音者,而是因使用罐罐煮茶而得名。

    凉州,从大水缸到小酒盅之间的坛类缸类统称为罐,煮茶用的杯状瓦制罐因小巧玲珑而称为罐罐。

    罐罐茶的煮法非常简单,泥胚小火炉,装半罐茶添满水置于火炉上煮,煮沸之后将茶水倒入茶杯,每次只有一小口多。茶叶仍留在罐中,继续添水再煮。如此反复多次才能煮满一杯茶。此时藏经楼已是茶香四溢。

    老夫子最喜欢喝罐罐茶,早起嚼几口饼子垫了空腹,将杯口贴在嘴边左右摇晃脑袋朝杯中吹气,然后轻轻嘬一口,仰头喝下,并不忘了长嘘一口气,砸吧砸吧嘴唇,笑眯眯的说:“早起一杯茶,我是皇帝他老爸。”

    李观鱼记得,小时候落雪的早晨,双手掬一把干净的雪放进罐中煮茶,看着雪花在罐中慢慢融化,再闻着茶香慢慢从罐中升起,口水都不知咽了多少。

    老夫子就在藏经楼饮茶。

    他们师兄妹四个也可以不去修行偷个懒,用棍子支起竹筐,筐下撒上谷子,用长绳的一端系紧棍子,另一端拉到屋内,煮茶的当儿,看着麻雀跳到竹筐下吃谷子,猛一拉绳子,麻雀就给罩住了。

    王胖子贪嘴,玩一阵麻雀之后再糊点稀泥包住麻雀仍进炉灰。等一杯茶煮好了,用火棍从炉灰中拨出泥块敲碎,于是麻雀的香味便和茶香一起飘散开来。

    李观鱼回过神来。

    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李观鱼读完,竖起大拇指,立刻一个马屁奉上,嘿嘿一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