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风满楼矣(第1/2页)  半眠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虎翦熊?那是何类?”。

    古今挟疑问道,古父理清思绪,娓娓而谈。

    通常的深山老林之中,只销一些猛禽凶兽,此乃常理。

    但在天地灵气汇聚的古森茂林间,却鲜有一些野兽,由于血脉差异,可行修炼,世称灵兽。

    而多数灵兽修炼速度较人类略有不及,但倘若血脉精良,则只需日日耍玩,修为依旧直冲云霄。

    这虎翦熊,应是一处古林之中的灵兽,血脉继承了灵虎,或是得了一些造化,亦或是祖辈血脉遗传。

    此类猛兽天生神力,能碎石断金,古父据古今描述推测,应是久饥之由致其体力不支,虽体质强大,却是腑脏空乏,才被击杀,毕竟兽类腹部皆是软肋。

    听闻当时细节,长辈虽是仍旧存疑,疑云重重,也只得如此安慰自己,古今乃运气使然。

    此事非同寻常,若但传出,古今凭借不到九岁年纪击杀虎翦熊,便是长者也必自愧不如,心说痴人说梦,草草言曰奇迹而已。

    家人皆是疑惑这虎翦熊怎会出现在禁地之中,更况且存于家族百年内未有人开启过的异宝石室,不难推断定不会是在室内存活如此之久。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疑点,倘若熊兽吞吃龙源丹(非龙元丹,此乃伴龙源之类之物为丹引炼制而成,是为角品丹药),可奈总归祖传之物,怎会未生奇效。

    按理所说,吞服此丹药后,力贯长虹,哪怕击穿石门也力有所逮,为何依旧被困石室之内,此乃第二谜团,如今怕是两谜皆难以真相大白。

    古今将七重劲之秘告知父亲,古父听闻后恍然大悟,难怪百年之内家族无人再未练成此能,只因俱依念道修为,而以七寸拳为过渡之引。

    古今乃为特例,如是明白,古父方才解惑白疑,此后练成便不再提。

    事迹虽潦草描过,但由于古今私闯禁地,却又抹消一个隐患,所以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便让其面壁七日,古今也坦然接受,毕竟这乃古父为宽慰其心而所做的一个交代。

    当夜,古父将虎翦熊的精血采集下来,仅豇豆约余,但就精血而言已然不少。

    将之交付古今,嘱咐古今若是往后培炼念器,便可以用之祭炼,古今也不客气,收在身上。

    面壁虽感乏味,却对古今来说犹如厚待,因面壁之间不允他人探望,故此可以静下心来徜徉天渡经内,凝神静气修行念道。

    历经一月禁地之行,当下古今念丹氤氲凝绕,不若以往,已近一丈余,其内种种天渡经之用功不可没。

    天渡经诚也高深玄奥,但古今研习经久却隐有所感,说出来怕是惊诧众人。

    古今觉得,此时念道修行速度并非最快之速,如若举措更适,则自己修行速度能够更上一层楼,可至于施何法c行何道方能更迅一筹,即便与他讲,他也说不出所以然,只就凭感而发。

    若是较常人而言,古今一月修成他人数年,甚至数十年道果,若传出去,必定惊天动地,人人言道,奈何他却还不自知,脸皮实有城墙之厚,贪得无厌。

    古今如今的念丹层级已达众人在此境界时所至高度,而且隐隐高出一等,但他却并不愿停堑于凝丹期,自此直赴二阶锤炼念力。

    自己并非鼠目寸光之流,如若捷足进阶,必定抱憾终身。

    再者而言,自己怎可误了本源道法名声,故此依旧循序渐进修炼。

    对于观摩万炼鼎绘时,古今发觉自己每一次都能看到不同的高度:依序由望犼鼎足启始,至饕餮鼎壁的鼎腹再升至龙凤交漆鼎口,后到貔貅鼎耳,终由墨鼎口入,达至鼎内。

    如今虽见不深,与鼎容之大天差地别,古今却也不躁,循序渐进旋凝念丹。面壁三日时日一晃而过,念丹围长较之原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