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0 章(第2/4页)  元代野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悲悼不胜,诸陵一封毕。帝深德会稽昔年藏骨义民,冬青所种处,令封其树,勿使剪伐,惜不知其人,无可酬赏,乃命会稽一郡,免赋十载,大宋代为完纳,其银皆由武都。辇至浙省,jiāo与平章,务令民沾实惠,勿使不肖官吏,别生枝节。帝又重赏脱脱,不日发驾起行,直回武都,脱脱送出浙省界口始回,道经会稽,闻百姓颂德不已,皆称宋主为有道天子。脱脱叹曰:“如此方是君人大体,不图先帝当日,乃狂悖至此也。”

    王勉随驾入朝,遂仕于宋。果中老翁之言而大贵,而王勉每食必祝曰:“狐仙翁!”盖其富也,狐所致,即其知陵骨在冬青下,亦狐所指授也。狐去时,自言隐于天台,后遂不复至。

    第八十四回 杨妃井太真洗心

    第八十四回杨妃井太真洗心

    尚书葛天民奉宋主命,略地广右,至苍梧,道经容县之西。

    有杨妃井者,相传以为昔日太真所饮也。好事者建祠其右,肖太真于内,香火特甚。天民一见笑曰:“异哉!生男勿喜,女勿悲,君今看女入神祠,此亦文人韵事也。”命市纸马冥镪数十事,入祠酌椒桨奠之。奠毕,在祠中观玩一会,咏唐人句云:元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天民叹曰:“床第之言不逾阈,椒房宫阃之事,史官何由知之?洗儿一事,新旧《唐书》不载,温公《通鉴》乃以天宝遗事入之,此委巷之谰言也。又论者动以武后、杨妃同称,亦太不公。武后与吕后等,讵可与杨妃比例?语云:‘姚宋若存妃子在,胡尘哪得到中华?’林甫、国忠之罪,何妄加于妃子也?”感叹良久。

    是夕,宿驿中,见一人冠步摇冠,披紫霞衣,佩红玉,曳凤舄,明挡翠羽,飘飘yù仙,侍者十余人相随,向天民敛衽谢曰:“蒙尚书枉顾,惠及梓里,复承厚贶,辨明前事,马嵬坡前,死且不朽。但予更有一言,予与武后,事虽不同,而皆蒙千古不白之冤,予并为武后一陈衷曲,共释覆盆。按贞观十一年,以武氏为才人,年十四;二十三年,太宗崩,武后为尼。

    永徽五年,以才人武氏为昭仪,年三十一岁,明年立为后;子宏生三年矣。宏道元年,高宗崩,则后六十岁,临朝七年,称皇帝,改唐为周。又十五年,中宗复辟,迁太后于上阳宫,凡十月而崩,年八十二岁。中宗景龙四年,临-王讨韦氏之乱,封平王立为太子,年二十六。睿宗太极元年,传位于太子。明年癸丑,改元开元,开元七年,予始生,至二十三年,始册为寿王妃,予时年十七;二十五年,武惠妃薨;二十八年,度予为女道士,号太真,召入宫;时皇帝年五十七,予年二十二。

    天宝四载秋七月,册予为贵妃。十四载十一月,禄山倡乱,十五载,丙申六月,皇帝幸蜀,予死于马嵬,年三十八岁,肃宗即位灵武,尊皇帝为太上皇。至德二载,丁酉,上皇还西京。

    上元元年庚子,李辅国迁太上皇于西内。宝应元年,壬寅,太上皇崩,年七十八岁。夫武后不能乱唐,高宗自乱也。武后虽乱唐,未尝乱天下也。唐祚之得长也,武后系之也。中宗非令主,韦氏多失德,房陵无异于桐宫,悔艾不终于元德,武后不帝,而谁帝乎?二十二年之间,使环海恬波,金瓯无恙,是岂中宗所能办耶?向使天促其年,相从于乾陵之下,韦条煽祸,烈于鹦鹉,不知李氏百年社稷,作何景象?”盖中宗之暗弱,甚于高宗。韦氏之才略,不及武后。高祖太宗,殆寿之以待临-王之壮,-天下而远之子孙。彼中宗者,为之传舍而已。

    武后何尝乱天下,亦何尝竟乱唐也?至予之事,则诚如尚书所言,以貌见宠,不与国政,并无谋远略。稍有过于男子,设使当年宰相非林甫、边帅非禄山,何至雨泣铃淋,香销罗袜,波翻太液之飚,虐煽骊山之焰?致予赍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