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1/4页)  给孩子讲点中华句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朝夕伺候莫厌烦】

    出处:《劝报亲恩篇》

    释义: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出处:《劝报亲恩篇》

    释义: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出处:《劝报亲恩篇》

    释义: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cāo心。

    谚语集锦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释义:成千上万部经典都在强调,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吃遍天下盐好,走遍天下娘好】

    释义:天底下没有比盐更美味的食物,天底下没有比母亲对自己更好的人。

    【儿行千里母担忧】

    释义:母亲时刻惦记出门在外的孩子。

    【家有一老,黄金活宝】

    释义:家里有个老人,非常宝贵。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释义:养孩子是为了防备年老时无人照顾,积屯粮食是为了防备饥荒。

    【爹养儿小,儿养爹老】

    释义:父母养育孩子,孩子应该知恩图报,好好地赡养父母。

    【羊有跪rǔ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释义:小羊跪着吃nǎi,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久病床前无孝子】

    释义:长久服侍生病的父母,儿女们会产生厌烦情绪。说明在父母生病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释义: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千里烧香,勿如孝敬爹娘】

    释义:千里拜佛烧香,不如现在孝敬爹娘。旧时指奔波千里拜佛求来生,不如现在孝敬爹娘积德以保来生。

    【得一食必先以食父母】

    释义:有一顿饭,必须先给父母吃。

    【敬了父母勿怕天,纳了赋税勿怕官】

    释义:孝敬父母不怕天道惩罚,守法尽忠不怕法律制裁。天:天道责罚。纳赋税:意为守法尽忠。官:官府,指法律制裁。

    【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报父母恩】

    释义:当家的人才知柴米可贵,抚养孩子的人才会报答父母对自己的恩情。说明只有当了父母,才能体会当父母的艰辛。

    歇后语荟萃

    【郑庄公挖地道不到黄泉不相见】

    故事漫谈

    郑庄公的母亲从小就不喜欢他,而喜欢他的弟弟共叔段,后来竟然发展到帮助共叔段谋反,意yù置庄公于死地的地步。郑庄公十分愤怒,发誓说不到黄泉不与母亲见面。后来,他心生悔意,在一个聪明的大臣的帮助下,“掘地及泉”,母子相见,重归于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和父母说过头的话。即使一时失口让父母伤心,也应巧妙地使用方法让父母开心,进孝道。

    【要饭的看丈母穷孝顺】

    释义:要饭的人没有钱,不能拿金银珠宝孝敬丈母娘,但有一颗孝心。比喻即使穷困潦倒,远在千里之外,只要时时牵挂父母,那也是孝顺。

    【茶馆搬家另起炉灶】

    释义:比喻成家之后,就与父母分家,另立门户。言外之意,孩子有一番事业,不让父母为自己的生活cāo心,就算尽孝。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坐享其成】

    释义:比喻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享:享受。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