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经典与抉择(第1/2页)  书千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书千世界最新章节!

    “也就是说……这些地方都和‘书千阁’一样,属于地球人创办的,隶属于‘铜火巷’这个机构的文化娱乐场所?”

    基本了解之后糜陆忍不住问。

    “可以这么说。”千伯随手指着一扇在他看来根本忘了是什么的门。

    “比如这家——”

    “画室。”糜陆道。

    千伯有些惊讶。

    “小伙子记忆力不错嘛,一遍就记下了。可能在你眼里这儿只有门,那是权限的原因。但在我看来,这儿还有街道和招牌,就像旧香港的九龙城寨,实际上最近一次大规模整体装修就是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了,要不然以我老人家的记忆力,根本没法区分这么多门,如果你是登记在册的全职——”

    “就能看见它们?”

    “没错。”

    糜陆撇撇嘴,他有理由相信对方反复强调的“权限”是个诱饵。

    “接着回到之前那个问题。比如这个画室——”千伯突然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非常富有哲理的问题。

    “你怎么看待个体的‘存在’和他人的‘认同’?”他问。

    糜陆愣了片刻,随即反问:“这不是有关唯物和唯心的讨论么?存在是‘物质’,认同是‘意识’,我是坚定的唯物派,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与意识无关,比如我现在疯狂地自我暗示‘眼前这一切都是假的’也没法改变现状。”

    千伯摇了摇头。

    “这也不是唯物和唯心的区别——这个世界是唯物的,这在是所有生命体的共识,只是你如何解释现在看到的一切?比如这个画室,其两名主人是早在几百年前就已逝去的伟大艺术家,为什么仍能存在于此?”

    “或许他们没死,只是通过某种方式活了下来,比如外星科技?”糜陆指了指周围。

    “我有理由相信自己现在就身处外星人的实验室中。”

    千伯又摇了摇头。

    “其实当我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应该已经猜到一种可能性——”

    “当然,但那不可能。”糜陆笑笑:“你的意思是因为人们的‘认同’他们才得以继续存在?现在的梵高和莫奈是活在人们臆想中,集合全人类的‘承认力’才存在?”

    “没错,‘承认力’这个词很棒,或者说‘信念’,甚至是广义上的‘信仰’。”

    “这简直太荒谬了……”糜陆讥笑道:“文森特·梵高为什么会自杀,不就是因为精神上的孤独和物质上的困顿?他生前哪里得到过什么‘认同’?”

    “谁说必须是‘生前’了?”千伯也不恼,笑道:“你看,就连身在遥远亚洲的你都能这么了解他的生平,他得到的‘认同’还不够多吗?”

    糜陆没有反驳,反而微微颔首。

    “请您继续。”

    千伯点点头道:“我刚才提到了广义上的‘信仰’,这里还要定义一个广义上的‘经典’,即能够被大多数人认同的,经过历史考验,能够流传于后世的作品,包括艺术类作品、理念、言论等等。

    “一旦这些作品经过了‘经典’的判定,在其主人去世的那一刻,便会受到来自铜火巷的召唤,从而做出抉择。”

    “抉择?”

    “没错,抉择。”千伯点点头。“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死后也被打扰,毕竟死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解脱,每个人都有做出选择的权力。铜火巷虽然可以让死者在这里获得几乎永远的生命,但却无法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很多伟大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都经历了难以言表的痛苦,比如创作出《月光奏鸣曲》的贝多芬阁下,他就曾拒绝了铜火巷的召唤。他说和命运交战太痛苦了,自己穷尽一生也只够战胜它一次,但这已经足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