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一会,就见远处山林间,有数十个村子,相互离着不远,就落下云光,径直去了一个村。那村里人来人往,也有不少。
“老施主,贫道稽首了!请问此乃何地?”玄清正走,四面看景,村中不少房子,石墙黑瓦,院落庄户,都比较完整,看着还新,还长了不少桃树。就从左面远远来了个老头,心中定计,迎面不由一问。
“此乃大唐国益州剑门县桃花村是也。”那老头,穿着一件褙子,脚踏布履。停在玄清跟前回道。
老者问道:“老汉苏福全,乃是这桃花村村长,道长何来?不知那座仙山,何处洞府?”
玄清回道:“原来是村长,失敬,失敬,贫道乃是玄清道人是也,四海为家,漂泊不定,访到此处,见益州灵气滚滚,实乃是修真养性的宝地,又见境内人民幸福,特来残步瞻仰一番。”
村长笑道:“我大唐国万万载,一直以来,都极为富庶,我桃花村在全国各地,比起来也多有不如,岂敢岂敢。”
玄清笑道:“施主谦虚了,贫道以天眼相观,此地实乃是灵气汇聚之地。”
他们又说了一阵,天色渐渐往西沉,那老村长见玄清仙风道骨,异香扑鼻,执意要留玄清,抵不过村长热情,玄清就跟着去了他家中。
桃花村,方圆近五十里,乃是一块盆地,有七千多户,男女老少,五万余口,房屋都修在一片桃树之下,故名桃花村。此时正值春天,桃花要开。
村长家远离了大众,居住在边缘处,那里只有十来棵桃树,围着整个房子,
远远看去,烟筒在冒烟,太阳西坠,那是有人在家中做饭,一个院墙,里面是一个四合院,往里走也是四合院,都是砖墙黑瓦,青石铺地。在往后还有一片花园。
进得正厅,真个宽敞,桌椅乃是红木制成,茶壶乃是白玉制成,茶杯乃是紫沙制成,般般件件,一应俱全。
果然听见动静,有一老太婆从里面出来,还带着两个小女娃,都极为热情,村长安排座位吃茶,茶毕。
村长问道:“道长是吃素酒,还是荤酒?”
玄清道:“贫道乃是方外,自然是素酒。”
听了玄清所说,村长教他老伴去安排素酒,不提。
玄清道:“施主如今几寿?家中可还有别人?”
村长道:“家中只老伴,虚度都有八十了。还有两个小孙女,便再无他人了。”
村长将两个小女娃抱起,放在怀里,那两个小女娃咿呀咿呀的,就搂着老村长蹭,小脚丫乱蹬。
玄清不由问道:“施主此话怎讲?”
村长道:“我有一儿子,前几年刚取了邻村一姑娘,后来都得绝症死了,只留下两个幼小孙女,大的才两岁,名唤苏解衣,小名唤火女。绝小的才一岁,名唤苏简,小名唤娃娃。都一直由我与老伴喂养。”
玄清道:“生死轮回,自有天数,但好歹施主还有孙女陪伴,祖上定积有福报,施主二人虽然年老,却身体强健,却也是万幸。”
玄清见了两个小女娃,可爱异常,两个小家伙,清澈的眼睛看着玄清就笑个不停,咿呀咿呀的拿着小手就来抓,也不由得笑起来。
“施主,一家从何收入?”玄清心中难免有些疑问道。
“益州年年风调雨顺,自然是五谷丰登,我家自祖上就留有良田千亩,土地千亩,又养了千头水牛,千头肥羊,都是出钱请人工使唤,主要靠此收入。家里因无劳动力,县城官府,每年还要资助百两黄金,以做补贴。村里也有那家中无劳动力的,也是一样。”
玄清一听,不由大叹。又与那村长说了一会,又见两个小孩,可爱灵巧,是个苗子,心中一动。
“施主,你这两个孙女福分不小,根骨极佳,也是有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