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章 南北之争(第1/2页)  宋席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陛下不必为老臣忧心,当年先帝将老臣贬黜,正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洗刷文风,令天下士子们重新找回圣贤之道。老臣今日终于完成了先帝之托,总算有面目去见先帝了。”躺在病榻之上的聂冠卿脸色苍白,一字一句艰难的说道。

    而赵祯则紧紧握着他瘦骨嶙峋的双手,不住的点头道:“朕明白!朕全都明白!聂卿家你是在为南方士子们找到出路而奋不顾生,更是为大宋天下而鞠躬尽瘁!”话毕,赵祯实在是不忍说出后面“死而后已”这四个字。听罢此时皇帝的真情流露,聂冠卿嘴角泛起一丝笑容,浑浊的双眼缓缓闭上。他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一番了。

    另一边,对大宋的文臣士大夫有了重新认识的萧和,此时早已顾不得儿女情长,满心震撼的回到了庞府之中。此时,刚从衙署回到家中的庞籍一脸阴沉,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你今日也前去东华门前吵闹了?”庞籍见萧和风尘仆仆的样子,一脸严肃的问道。显然,他现在的心情似乎并不算好,而且很大程度上同东华门外的那场“闹剧”有关。而萧和见老师脸色不善,连忙解释缘由,庞籍这才脸色稍缓。

    “老师,学生有个问题想要讨教!”萧和解释完,便皱着眉头继续问道。

    “有何问题?”庞籍此时心情依旧阴晴不定,语气冷冷的说道。于是,萧和也收起了往日里嬉皮笑脸的样子,一脸正经的问道:“今日学生在东华门外听到有落地考生辱骂攻击聂主考的时候,说什么‘为了讨好朝中重臣而敌视西昆骈文’。却不知是何缘故。”

    此话一出,庞籍的脸上以滞,紧接着,他转过身去,不禁一声长叹。

    “均宇,你知道我大宋太祖皇帝是如何得到天下吧?”庞籍依旧背对着萧和,意味深长的问道。萧和心下好奇,为何老师会问及自己这个尽人皆知的问题。当年宋太祖赵匡胤炮制契丹与北汉联合伐周的假消息,然后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做了皇帝,这样的兵变夺权虽然早已经被美化,但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赵匡胤就是欺负周后主柴宗训刘太后孤儿寡母,夺了人家的天下而已。

    然而,萧和当着庞籍的面,却是不能说出如此“政治不正确”的话来。只好恭声答道:“太祖皇帝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受禅而君临天下。随后纵马提兵,席卷天下。”庞籍听罢,这才回过头来道:“罢了,老夫也不好说些有损太祖皇帝的话来,何况于你。”顿了顿,他坐了下来,同时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萧和会意,也就不客气的坐在了庞籍的身旁。这时,庞籍继续开口说道:“为何直唐末以来的乱局,能自太祖皇帝登基之后便戛然而止,你思虑过这其中的缘由吗?”

    “老师的意思是······杯酒释兵权?”萧和眉间一紧,缓缓说出了那个一定程度上让大宋兵势不振的几个字来。庞籍微微点头,继续道:“这是其中一个原因。换句话说,是‘武’的方面。至于另一方面‘文’的,你恐怕就不得而知了。”

    “‘文’的方面?”萧和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不禁好奇的反问道。而庞籍这是微微点头,思忖了片刻,方才继续说道:“我大宋开国之处初,乃是承自后周的疆土。彼时虽占据中原之地,但是南不过淮河,却能在十几年内一统宇内。除了太祖太宗英明神武c军中将士们用命之外,承自北方士子的支持,也是一条重要助力。”

    庞籍说罢,看了一眼萧和此时的表情。见后者微微点头,这才继续说道:“然而,统一天下的道路上,可以只用北方的文臣出门谋划策。但当大宋真的一统天下后,又岂能只重用北方的文人士子?”

    庞籍捧起手边的茶盅,轻轻嘬上一口,继续缓缓说道:“是故自太宗皇帝以来,便开始尝试让南方士人进入朝堂担任要职。不过,因为两次北伐的契丹,收复燕云的大战失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