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95(第2/4页)  我在离海最远的地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吨左右,年产值20多亿元,也是桐庐当地的特大型企业。

    黄某说,他去年去金帆达公司送货时,看到有人拉来东西卸货后,又把槽罐车装得满满的拉出去,后来知道拉出去的是草甘膦母液(草甘膦母液是生产草甘膦的副产品,含有1的草甘膦成分)。

    黄某想,每次送货到这,空车回去,也不划算,何不做下这笔业务,赚点外快。他就跟新禾公司副总经理洪某说了这件事,“反正拉出去的车也是空车,正好可以赚点钱”,他提出,中间的利润归新禾公司。

    黄某又找到了林某,让他帮着把这些废液处理掉。

    这就是说,林某倒掉的让周围农田作物烧死的废液,是从金帆达公司流出去的?

    这是真的吗?

    公安厅长指示:依法打击公开报道

    衢州警方成立专案组,代号510专案。

    5月13日,省委常委c公安厅长刘力伟对专案作出重要批示:“彻底查清犯罪事实,依法打击,公开报道。”

    警方发现,黄某挂靠的运输单位开的发/票上,运输内容上写的是盐酸与碱,运输地点写的是:桐庐到巨化。

    巨化,是衢州当地的一家化工大企业,以生产盐酸为主。巨化都是运盐酸出去,为什么要从桐庐运盐酸过来呢?

    巨化集团反馈说,他们并没有从桐庐运输盐酸。

    警方还发现,这些从新禾公司内提取的报账运输发/票,后面有粘过的痕迹,“应该是明细清单,但不知怎么的,原本粘在发/票后面的清单全不见了”,龙游县公安局主办民警说。

    而盐酸属于易制毒品,运输时,需要有关部门审批,需要在当地禁毒部门进行报备登记。根据黄某挂靠的运输单位资料,警方并没有发现有从桐庐运盐酸到衢州的报备资料,只有从衢州到桐庐盐酸的运输资料。

    这是怎么回事?

    谁在说谎?

    衢州警方去桐庐金帆达公司调查时,“正好”遇到公司生产车间的中层集体辞职。这仅仅是巧合吗?

    在2009年之前,大部分生产草甘膦的企业都是将草甘膦母液进行高温处理,制成含10草甘膦的草甘膦水剂,对外销售。

    但2009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工信部公告1158号》指出:停止批准有效成分含量低于30的草甘膦水剂登记。

    而所有草甘膦母液,因为技术难题,无法形成30以上的草甘膦水剂。

    金帆达公司称,他们有一套自己研发的处理母液的系统,经过这套系统处理过的浓缩母液可以变废为宝,兑成30以上的草甘膦水剂。金帆达公司研发的这套系统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金帆达公司说,他们让人运出去的就是经过这套系统处理后的透过液。这些透过液其实就是“盐水”,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工业危险废物。

    “他们倾倒的不是我们厂里的,是其他地方拉去的吧?”

    那么,谁在说谎?

    一号母液罐

    专案组在介入调查前,对化工方面的知识也是一窍不通。但警方研究草甘膦生产的原理c流程后发现了问题。

    “生产草甘膦时,需要用到盐酸c甲醇等原材料,经过处理后,会产生草甘膦的粉剂,也就是金帆达公司的产品,剩下的还有母液”,专案组到工厂实地暗访调查后发现,金帆达公司把存储母液的称为一号母液罐。

    “生产车间有专门的管道,通过卧槽把母液用高压泵增压流入到母液罐内”,但警方前往调查时,金帆达公司内,两根流母液的管道被拆掉了一根。

    与此同时,警方从扣押的金帆达公司的财务票据里发现,有一些出库单c过磅单上面,写的是“水剂”,单子上还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