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惜代价(第1/2页)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见收回三州无望,赵良嗣次日又找到完颜宗翰,对他说道:“郎君,三州归属问题暂且不谈。但是燕京由我大宋收回后,当地赋税却要由贵国收取,这不太合理吧?”

    完颜宗翰答道:“原本我国不想要燕京赋税的,只是燕地都是我金国兵马取得的,是以才有这个要求。

    此地我国也不强迫贵国,贵国同意我国的方案,就给你燕京土地,但是当地税收归我国。

    若是贵国不愿意,此事就此作罢,日后我等就以燕京为两国国界,请你们宋朝军队退到我国国境之外。”

    赵良嗣对完颜宗翰说道:“自古以来,赋税都是和土地捆在一起的。谁统治那个地方,谁就收取当地的税赋。哪有光占有土地,却拿不到税收的道理?”

    完颜宗翰冷笑道:“可是燕京乃是我大金国打下来的,土地和赋税皆应为我大金国所有。我国愿意将土地给贵国,只保留赋税,已是让贵国占了便宜。贵国如何贪得无厌?”

    宋、金两国的分歧点正在于此。

    大宋朝廷上下皆认为,当初《海上之盟》约定了两国灭辽后,燕京地区交给大宋。因此,现在金国提出要征收燕京地区的赋税,就是节外生枝,不守盟约,不合情理。

    可是宋徽宗君臣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宋国并未履约夹攻辽国的事实。

    然而,在金国看来,与宋国签订《海上之盟》,答应让给宋国的燕云之地不是白给的,而是有明确的条件。

    那条件就是宋军要与金军同时夹攻辽国,为金军分担战场压力,减少金军的伤亡。并且,燕京地区也应该是宋军负责攻克。

    然而,在金军大举进攻辽国时,宋军却按兵不动,没有起到一点牵制辽军的作用。

    金军浴血奋战,击败辽军主力,连续攻克辽国的中京大定府和西军大同府,摧毁了辽国的统治之后,宋军方才姗姗来迟的赶来捡漏。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宋军依然两次大败于残辽的燕京军,最后还得依靠金军入关收拾残局。

    可以说,在完颜阿骨打君臣眼中,宋国对于灭亡辽国完全没有贡献,可谓是未能履行《海上之盟》的义务,违约在先了。

    在此种情形下,宋国有何脸面来要求收回燕云,分享金军的战利品?

    为了伐辽,完颜宗翰的弟弟和完颜银术可的弟弟都战死沙场。完颜宗雄也是因为在攻克西京城时受伤,导致后来一病不起,年纪轻轻就亡故于出征的路上。

    金军流血流汗的打下了辽国燕云之地,皇帝完颜阿骨打愿意将燕京割让给宋国,已经是仁至义尽,格外开恩。

    宋国甚么力都没有出,就凭空口白牙讨得这许多土地,还有甚么不满足的?

    完颜宗翰认为,宋国再提更多的要求,那只能说明宋国君臣都是不识好歹的无耻之徒。

    赵良嗣与完颜宗翰分歧巨大,不敢擅作主张,只得给金国君臣说需回朝向皇帝陛下禀报。

    于是,完颜阿骨打写了一封国书,命李靖等再次出使宋朝。

    金国的国书主要阐明的就是金国的两条要求:

    其一,是平、营、滦三州不能给宋朝。

    其二,燕京六州二十四县可以给宋朝,但宋朝除了要将原来给辽国的岁币一点不少转给金国外,以后燕京等地的赋税杂项也归金国收取。

    金国使臣李靖等人带着国书,与赵良嗣等立即赶赴大宋的东京汴梁城。

    路过雄州时,赵良嗣向急于收回燕地的太尉童贯汇报了在燕京城与金国谈判的情况。

    童贯听后,招来马扩,对他说道:“赵良嗣刚从燕京返回,他所说情形与你上报的情况有所不同。你在金军攻打居庸关和燕京时,身在金军之中,了解金军虚实。我命你随赵良嗣等一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